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三国:开局筑大城 > 第21章 先锋与基石

第21章 先锋与基石

张辽仔细回想这一日的所见所闻,组织语言后才谨慎回答:“吕布有万夫不当之勇,虽不如主公,却远超辽,为人粗豪,但也不失为英雄,闻战则喜,可为先锋。′如^蚊.王\ ,埂/辛~醉_筷\”

刘裕点头:“然后呢?”

“高顺性情沉稳,虽不知武艺如何,但出身北军,军事素养必然不差,可为基石,可托付大事。”

“嗯,继续。”

“侯成为人机灵,擅权变,又懂经商,也是人才。”

“成廉如何?”

“成廉也有勇力,不在高顺之下,寡言少语,不善言辞。”

“宋宪、魏续、陈卫呢?”

“这三人追随吕布最早,在五原以及周边也颇有名气,武艺都不弱,不过都是吕布死忠,主公怕是挖不动墙角。”

刘裕哈哈大笑。

连张辽都发现自己在挖墙脚,吕布肯定也能觉察,却什么都没说,甚至没有露出一点不满,以吕布的性情而言,可见是真没把高顺侯成当回事。

真要把这俩人当回事,就算不敢反对,也必然会甩脸色。

吕布就是个喜怒形于色的人,毫无城府。

至于张辽对这几人的点评,也挺准确。

只能说,张辽是个人才,年龄不大,处事却稳,比同龄人更早熟。

第二日。+墈¢书!君` _追!最+薪~彰_结`

刘裕又招待吕布等人,一同参观广牧县上上下下,又切磋一番武艺。

而后继续到农场那边垦荒,指点屯田兵播种。

因为过了播种时节,只能试种黍米,看看在【农业】特技加持下能否顺利生长发育收获。

进入五月。

吕布按耐不住性子,找到刘裕:“主公,何时北上?”

刘裕抬头望天,下意识道:“再过几天。”

“为何?”

“最近会有大雨。”

“啊?”吕布茫然抬头望天:“主公,您还能观天象?”

刘裕不动声色地装逼:“略懂一二。”

吕布本想质疑,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再等几天便是。

刘裕又随手给吕布发布一道任务:“你闲着没事儿就带兵在县丞周围转转,以震慑宵小维护治安,若遇争执,务必按照我给你的治安条例处置。”

吕布听到这话,顿时苦脸。

让他打仗,他高兴万分。

让他搞治安,比杀了他还难受。

广牧县的治安不是简单的巡逻抓捕,遇见问题还要当场处置,处置不了才要带回县衙立案处置,繁琐得很。

刘裕见状,心里暗笑,却劝道:“奉先,现在的广牧县人口稀少,你也只是一介校尉,可以后呢?以后你可是要当将军、太守、刺史的,甚至要开府治事,若是只知打仗而不通政事,如何处理治下那么多的纠纷?总不能一辈子做个只知道冲锋陷阵的斗将吧?”

吕布小声道:“布还真愿意做一辈子的斗将,其余事情全不用操心,只冲锋陷阵斩将夺旗,如此便不负此生。′顽¨本`鉮/占* ,哽`鑫_罪.筷\”

刘裕听到这话,挑眉追问:“当真?”

吕布重重点头:“句句发自肺腑。”

刘裕做无奈状:“你可真是……”

思考片刻,重重点头:“也好,人各有所长,以你才能,让你处理这些繁琐事务也确实浪费,这样,你不愿意处理治安,那便率军往北套内走走,搜寻散乱的汉人牧民,让他们回来定居。”

套内,便是铜口河与黄河中间这块土地,也是河套地区三套之一的后套,本地人称之为套内,因为地形确实像个口袋,这块地正好被黄河与铜口河套在其中。

河套地区分三套,分别是前套、后套、西套。

前套在五原郡、雁门郡黄河几字弯转弯南下那一片的冲积平原上。

西套则位于黄河几字弯北上那一处平原。

后套则恰好在黄河几字弯之内,广牧县就位于后套之地,也是后套地区唯一一座城市。

这三套组成河套平原,曾是匈奴人最依赖的牧场,后来匈奴人被打到分裂成南北两部,北匈奴跑到狼居胥山更北处,南匈奴跑到河套地区更南处,河套地区反而成了无主之地。

当然,最大的原因在于过度放牧、黄河泛滥导致河套地区逐渐荒漠化,不如早些年那般丰饶,只有零散的牧民在其中艰难度日。

刘裕现在就准备开发治理后套地区,把这里打造成独属于广牧县的大粮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