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脸盲公主她撩完就忘 > 第192章 谁背锅

第192章 谁背锅

官员重新考评发现问题之事,涉及人员众多,若要整顿,得罪的可就不是几个人。*y_d¢d,x~s^w?./c_o?m.

封幕和李矗死在大理寺牢中之事,摆明了是有人背后蓄意而为。

本来最近大理寺因为吏部清查官员不少,但是也没有大动作,只发落了几个着实没出息做得太明显的。

如此看来,陛下并未打算追根究底,可是现在这事一出,确实是不将他放在眼里,也难怪他想责众。

整顿朝堂一事既然在早朝提了,那么成元帝便是铁了心要以此事还击。

本以为有个头铁的靖安公主顶着,无论什么事什么报复都会朝她去,结果现在她不接招,仿佛收了性子一般,低调得要命,还说什么要听取众位大臣的意见,虚心学习。

当真是见了鬼。

有大臣道:“此事既然是靖安公主复查的,自然是公主的意见为重。”

有了开头,立马就出现了许多附和的声音。

“是啊,公主殿下最清楚哪里问题最多,公主应该更清楚如何整顿。”

“臣等都是被清查之人,自提意见恐不够公正。”

“陛下还是参考公主的意见吧。”

...

说来说去,还是想要将这烫手的山芋,得罪人的活再踢给明晏。?山′叶¢屋· *免.肺/跃_毒/

明晏面无表情,一副风雨飘摇不动如山的模样。

自谦道:“诸公如此看得起本宫,当真是令本宫受宠若惊,本宫近来忙于巡察司之事,各部都还算配合,加之父皇耳提面命,本宫闲暇之时也自省一番,确实之前所作所为有些不知轻重,虽是一片好心,却手段过于刚硬,招来不少骂名,所以现在打算谨慎行事,这事,还是大家一起商议吧。”

众臣摸准了为了朝堂安定,成元帝即使想整顿,但也不会太过,所以也不怕靖安公主会提出多过分的建议,只要陛下不点头,都实施不下来。

听闻她这么说,又是一顿恭维,势必要将此事安在她头上。

毕竟现在虽然只是清查京官,后面可是要清查全国,谁起头,谁背锅。

周王瑞王都要官员支持,所以不想在这件事上露脸,只能让靖安公主一力承担了。

“公主雷厉风行,清查贪腐劳苦功高。”

“公主此前是武将,手段是强硬了些,可到底也是为了大雍着想。”

“公主曾为镇北军统帅,如今在朝堂已久,想来行事自有分寸。”

“此事既然是公主牵头清查,自然该公主提议如何整顿。/零~点!看¨书^ *芜,错\内′容?”

......

成元帝如何能不懂朝臣之意,目光看向明晏,却发现明晏也一直在看着他。

眼神不是以前的问询或让她放手一搏的期待,十分平静,平静得似乎朝臣说的不是她一般。

像是,等着他的命令,她并不打算主动做什么。

成元帝心中一紧,总觉得,她过于乖了,不像是他认识的靖安。

朝臣还是明里暗里劝说明晏负责此事,明晏却一概不理。

不回答,不反驳,不说话。

穆原也觉得有些奇怪,偏头看了她一眼。

明晏察觉到了他的打量,也未曾看过去,就这样站在殿中,如一尊雕像,一动不动,平静无波。

竟让穆原觉得有些陌生。

朝中对她的反应也摸不着头脑,靖安公主今日,是不是过于冷静了?

明殷心中叹气,稳了稳,出列行礼道:“父皇,靖安回朝不过半年多,对朝堂之事,各司各部流程也并非烂熟于心,她只是奉旨复查官员考评,至于如何整顿,若非了解各部流程,恐怕提出的建议也不能让大家满意。”

“你有何意?”

“父皇,整顿官场风纪之事,还是得要熟知朝堂之人提出,靖安手段非常,可以补充完善,若是都让她做主,恐怕也不能做到面面俱到,父皇何不问问二位皇兄和两位丞相的意思?”

明殷几句话,便是要将周王瑞王,王文华和穆原一起拉下水。

明晖明昆同时看了他一眼,眼色幽深,含着敌意。

明殷置若罔闻,继续道:“两位皇兄和二相最清楚朝中之事,也辅佐父皇多年,更懂父皇的心思,前段时间诸位大臣还在弹劾靖安行事无拘,如今皇妹有心想改,更加谨慎,听听两位皇兄和二相的意思也好,这对她后面领巡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