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众官员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齐^盛-暁?税?蛧¨ `已_发?布_最_歆?璋+截·
因为没有人来收饼,只能把没吃完的拿在手中,却也不好在这种正经议论的时候往嘴里送。
明晏简单同两位尚书说了下刚才讨论之事。
两人越听眉头越拧。
蔡明征起身道:“公主殿下,地方堤坝修建是户部拨银子,地方刺史安排修筑,不关工部的事。”
明晏道:“陈州连年申请修筑堤坝,耗费巨大,工部管着大雍所有水利,蔡尚书说不关工部的事?”
“这...”蔡明征有些为难,“公主,工部是会派人去指导修筑堤坝,只是执行还是陈州刺史安排的。”
明晏点点头,也没再继续说什么。
又问道:“皇宫每年修缮花费巨大,又是为何?”
蔡明征道:“每一项修缮工部都有记录,户部应该也有明细,皇宫修建许久,很多宫殿都需要修缮,事情并不少。”
“也是宫中吩咐修建的?”
“是。”
“父皇亲下的旨意?”
“这...陛下日理万机,不怎么管后宫诸事,是贵妃和淑妃二位吩咐的。”
明晏又点点头,道:“本宫会问问二妃,如今国库空虚,把钱用在这上面,是不是有些浪费了。`我+地^书¢城+ ¨蕪/错`内·容*”
明晏又看向兵部郑齐山,“军需采购兵部也有参与,那郑尚书便说说,为何冬衣军粮都比市面上更贵,两部未曾好好筛选商家吗?”
郑齐山起身道:“回公主,兵部只负责提供详细需求,各军需要什么样的物资,采购是户部办的,兵部收到物资之后再分往各军。”
“冬衣也是?”
“冬衣也是。”
明晏又看向许阳山,“许郎中也听到了,采办是户部度支司一力办的,你还有何话说?”
许阳山面色惨白,辩解道:“衣物样式都是兵部提供的样本,下官只是照着比对查找,商家也找的是有名有姓的铺子,断不敢在军需上不尽心,公主明查。”
明晏道:“东西自然是不错的,本宫问的是,价格。”
许阳山道:“定价也是商议过的,这批冬衣要得急,一应都是用的好的材料,价格会比市面上贵几十文也是情理之中,下官等也是想着边关将士们守疆卫国,一定不能怠慢,所以采购的军需都是往好的上找,公主明鉴。”
明晏道:“本宫拿回了去年的冬衣,也拆开和京城市面上的普通衣物比对过,材料一样的冬衣便就是卖五百五十文,若要得多,还会有优惠。_l!o*v!e*y!u?e¨d?u.._n!e.t¨
说到此处,沉着脸,厉声道:“许郎中说冬衣要的急,大雍是去年冬天才开始打仗吗?不知道早做准备,你现在说急?”
许阳山脱口而出道:“兵部是入了秋之后才说需要冬衣,下官也是废寝忘食这才凑齐。”
明晏眼神又扫到郑齐山。
郑齐山一拍桌子站起来,怒指着许阳山,“一派胡言,你办事不力,竟然还敢攀咬我兵部,每年冬衣都是秋末就要发往边关,一向如此,怎么变成兵部拖延误了你户部的采办了?”
吴同和赶紧出列道:“公主息怒,郑尚书勿恼,许郎中是去年刚上任度支郎中,有口无心,有口无心啊。”
郑齐山重哼一声,“吴侍郎,你可是户部老人了,他不懂,你也不懂?御下不严,你也难辞其咎。”
吴同和道:“郑尚书都未曾提供需求,户部又如何去办?”
郑齐山:“每年都在采购冬衣,偏去年就不知道怎么办了?”
吴同和:“每年需求也有所差别,并非一成不变。”
郑齐山:“既然去年没说有变化,那就是没有变化,兵部夏末便就提过冬衣之事,吴侍郎未曾放在心上罢了,户部没有尚书,便如此渎职吗?”
.....
明晏看着两人吵得脸红脖子粗,也不做声。
吴同和是周王的人,郑齐山是瑞王的人,本来就不对付。
蔡明征坐在一旁,也不参与,反正不关他工部的事,尽量不说话,免得被注意到。
吴同和脸色涨红,“郑尚书此言何意?去年是周王代管户部,难道郑尚书的意思是周王殿下未曾管好吗?”
郑齐山道:“本官可没这么说过,本官只说你作为户部老人,管理不好国库,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