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曹娘子你连我要诊治的病是什么都不知,为何如此自谦,还是曹娘子并不想给本夫人治病?”
曹茵想说是,但是她不敢说,只是低垂着头不语。′n.y\d·x~s¢w?.~c-o/m~
这夫人可不是其他人,而她身边也没殷予和崔德在,识时务总归没错。
“徐嬷嬷,是你跟曹娘子在路上说了什么?”都尉夫人的声音不怒自威,“不然为何敢给贵人治病的曹娘子见到我后竟拒绝看诊?!”
曹茵眼瞳微张,原来这都尉夫人都知道呀。
徐嬷嬷弓腰俯身,“夫人明鉴,老奴什么都没说。”
第129章 心怀希望
曹茵没想到都尉周夫人突然对徐嬷嬷发难,动作一顿。
“曹娘子为何不愿看诊?”周夫人不解,她的身份摆在这,怎么也想不通为何曹娘子会拒绝,
曹茵隐在袖中的手放开又紧握再又放开,犹豫再三决定直接坦白:“夫人有所不知,也不是我不愿接诊,实在是来这黑水城共诊治三例病患,只有一例成功治好,深感自身能力不足,恐不能胜任才出言拒绝。′精+武¨暁!说′徃/ ?首!发·”言下之意,并不是不愿给周夫人看病,实在是才疏学浅。
而生病治病是件大事,哪能容得半点闪失。
哪知!
“可我听说曹娘子擅女医,从帮官船上的帮工治病到在武义县名声噪起,后去云城考从医证时在殷家坐诊,为不少云城的女子诊治女病,哪怕到了黑水城,曹娘子也愿意给身边的人医治。”周夫人没说出的是,为何单只拒绝我?
曹茵想开医馆便不能一味贬低自己,但
也不能把话说的太直白露骨,“我手上正在治疗的两例患者这一类病症正处于摸索着上手医治,并不擅长。”
“噢!”周夫人掩面轻笑,“我看中的是娘子你过往的治愈病例,并不是这什么劳什子的不能生养症。”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曹茵也没矫情,拿出脉枕放在八仙桌上,“还请周夫人伸出左手来。”
曹茵仔细打量着周夫人,她脸上蜡黄,脸颊处斑点分布,头上发丝间夹杂了些银丝,“不知周夫人年岁几何?”
估计是很少见人直白追问周夫人年龄,身侧的徐嬷嬷抬眼瞧向曹娘子,
周夫人:“三十有六。¢x¢n*s-p¢7^4¢8,.~c¢o·m/”
三十六岁长白发,在这个朝代的百姓身上不少见,但发生在权贵家周夫人身上,特别这位周夫人还是世家出身,那便是有问题了。
“不知周夫人发间白发何时生出来的?身体可有何不适的情况?”
周夫人和徐嬷嬷都陷入了回忆,徐嬷嬷抬眼瞧了瞧周夫人的脸色,见周夫人微微点头,才道:“也就这一两年的事,但具体是什么时间还真不确定,刚出来的时候,只有一两根,周夫人让我们拔了,却没想到拔了以后越拔越多。后来也不敢拔了。”而后也用了些偏方,比如说用生姜压汁涂抹在上面,也没什么用处,反而是让头上多了一股子生姜冲鼻的味道。
至于说身体有何不适,徐嬷嬷又说:“月事有些不顺,原本周夫人每月日子都很准时,也就两年前,有好几个月没来,后来再来时那一月来了约么十日,且还排出了不少血块。”吓的她们还以为周夫人是怀孕后小产了,找了好些个医者看诊。
“那次后呢?月事情况如何?”
“月事情况?”徐嬷嬷重复。
“对,排出的经血量多量少?颜色是怎样的?有血块吗?肚子是否会疼?是否嗜睡?手脚是否冰凉,这些都要跟我说一下,最后持续多久?”
这种事情徐嬷嬷哪怕跟周夫人再亲密也不知道,视线看向周夫人。
周夫人想了想:“在那前,我每月月事时常五日,在那之后,我每次都要十天半个月,不可谓不烦心。至于每月排的血量都很多,精神并不是很好,说疼并不疼,就只是血块比较多,血量比较大,经常容易弄脏衣物和被褥,床垫,后来找老医生开了些阿胶补血,这才好了一些,”可能是回忆起来些,“说着我就想起来了,好像白发就是那段时间出来的。”
曹茵心下有数,让周夫人换了个手把脉,从她们的描述中不难得出周夫人应是崩漏的结论,中医的角度可引起崩漏的原因有很多,血热、湿热、气郁、血瘀、气虚、肾阳虚和肾阴虚都可能会引发崩漏。
在西医中引发崩漏也有可能是器官性的问题,比如说子宫内膜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