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愚蠢,但懂得尽忠守节,舍生忘死,不会顾及会受到迫害,因此放胆讥刺朝中的公卿,乃至后宫近侍。?y^o?u!s,h/u/l\o^u`./c~o\m/臣的谏言,其实还是为了回答圣上垂问,是为陛下献出安定社稷之计,如何消除灾异。
臣忠言直谏,应予以掩蔽,然而陛下没有,如今诽谤猝然而至,致使陛下对臣有所怀疑。臣忠心报国,如今竟让臣几无存身之地?陛下每次颁发诏书,百官都会密封上奏言事,陈述己见,为朝政竭尽思虑,消除灾祥。可谏言者从未得到奖赏,谏言亦不被采纳,还要蒙受诬陷之祸。朝中百官,只能闭口结舌,以臣为戒,谁还敢为陛下竭尽忠孝?
臣的叔父蔡质,被朝廷提拔,位至上卿。臣受到皇上优渥,多次召见,征询意见。此番言事者,欲诬陷臣及叔父,置臣于死地,并非为了国家利益。臣已四十六岁,孤身一人,如果能托名忠臣,死有余荣,臣担心,陛下从此再难以听到至诚之言。
臣愚不可及,自当遭受横祸。但是,臣此前的答问,与蔡质并无关系,蔡质毫不知情。蔡质年迈体衰,早已是白发老翁,遭此变故,与臣一起遭受摧残,陷于此案,诚冤诚痛。.8*6-k.a,n~s-h*u*.′c\o.m¨臣一旦被捕入狱,一定会遭受毒打,被迫交代罪行,供辞泣哀,何以复闻?死期临近,臣冒死自诉冤情。臣愿意承担责任,领受刑戮,但恳请陛下饶恕蔡质,不受牵连。
臣身死之日,也是臣重生之时。愿陛下加餐,为百姓,多爱惜身体。”
只不过那名尚书在看完蔡邕的整篇奏折后,却忍不住抬头用无语的目光,瞧着眼前战战兢兢的蔡邕。
辩解?
辩解有什么用?
你都承认自己曾经向刘郃请托过,并且还承认自己因为请托没有被接受,故而和刘郃结怨了。
这些可都是事实。
至于后面的那些辩解,在陛下看来,不过是你在嘴硬罢了。
果不其然,在尚书将蔡邕的奏折送到宫中后,刘宏看完奏折冷哼一声,直接毫不犹豫地下令,派兵将蔡邕与蔡质两人缉拿到狱中。\第¢一,看-书`网′ _已\发\布~最`新.章?节,
“带上琰儿,去梦得家中避祸!”
蔡邕被捉拿到狱中之前,对家中的妻子如此喊道。
然后蔡邕的妻子,就带着蔡琰一起,匆忙的来到梦得家中,顺带告知了梦得当前情况。
梦得也因此得知这件事情的始末。
“呜呜……曹姐姐,阿父他究竟会怎么样啊?他会不会因此被杀啊……”
房间内,小小的蔡琰扑在梦得怀中,委屈地如此哭诉道。
如今的女孩不过才五岁,就突然遭遇了如此变故,一大帮凶神恶煞的士兵闯入家中,将自己的父亲捉走,而自己与母亲也只能离开家,到梦得姐姐这里避难,这实在让她难以适从。
“没事,没事,你父亲会没事的,姐姐向你保证,没事的啊……”
梦得将蔡琰抱在怀中,小声安抚,蔡邕之妻坐在不远处的椅子上暗暗流泪,刘备则坐在梦得小姐身边。
听到梦得安抚蔡琰的话,刘备忍不住问道。
“蔡师真的能没事吗,小姐?”
“不然呢?他本来其实本应该没事的!”见刘备询问,梦得小姐当即一脸无语地向他吐槽,“这件事情从一开始,就不过是风言风语罢了,那封匿名信,虽然说老师他对刘郃怀恨在心,意图中伤刘郃,但对于老师如何对刘郃怀恨在心,想要如何中伤刘郃,其实都没有说。比起老师中伤刘郃,这封匿名信,倒更像是在意图中伤老师。所以陛下一开始,也只是让尚书找老师问一下,而不是派廷尉直接将老师抓到牢里拷问。”
“那后来,陛下又为什么会派人将蔡师抓走呢?”
“还不是因为老师那封逆天的辩解书?眼下老师被陛下抓走,完全是他自己导致的!”
梦得小姐一副十分难绷的表情,对刘备如此说。
第一百二十七章:流放
刘备脸上的表情变得有些不解,而蔡邕的妻子更是神色疑惑,语气颇为激动地向梦得问道。
“你这是什么意思,梦得?什么叫夫君的祸患是他自己招惹来的?”
梦得先是看了眼刘备,然后又看了眼蔡邕的妻子,在觉得他们两人都是自己能够信任的人之后,才毫不顾忌地开口道。
“假如,我只是在假如啊,假如你们二位某一天成为了皇帝,你们每天要面对上百名官员的各种奏报,要从各种互相攻讦,自相矛盾的言论中分辨出事实,那你们会更加倾向于相信奏折中的哪一类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