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那豹子头林冲,手持丈八蛇矛,威风凛凛;
花和尚鲁智深,肩扛水磨禅杖,怒目圆睁;
青面兽杨志,紧握朴刀,面色沉毅;
(看官须知,莫道朴刀貌不惊人,或有方家以为此乃乡野农具,不堪为上阵杀敌之利器。
殊不知此刀乃是杨志惯用之兵,原著书中亦曾数番描绘其‘提朴刀’、‘倚朴刀’之态。
原著中杨志自落草后,马上步下,多仗此刀对敌,斩将夺旗,亦建功勋。
至于那杆家传的杨家枪法,虽在大名府比武之时曾技惊西座,
然平日征战,此朴刀反为常用,首至后来大军征辽、南下平方腊,
枪法方为其主要依仗,此是后话,暂且不表。)
双鞭呼延灼,腰悬双鞭,气度不凡;
霹雳火秦明,狼牙棒在手,性烈如火;
小李广花荣,银枪在握,箭壶饱满;
更有史文恭凤翅鎏金镗闪耀,栾廷玉浑铁点钢枪生寒,扈三娘双刀出鞘,
金枪手徐宁,急先锋索超,美髯公朱仝,插翅虎雷横,
一个个顶盔贯甲,披袍束带,精神饱满,杀气腾腾,静候将令。
台下,则是梁山泊新近整编的数万雄兵,
步、马、水、炮、工、弩,各营军士,排列成一个个整齐的方阵,队伍严整,鸦雀无声,
唯闻秋风卷动旌旗,发出猎猎之声。
放眼望去,刀枪如密林,甲胄似雪亮,更有那“替天行道”杏黄大旗,“关”帅字旗,迎风招展,
气势之雄壮,军容之鼎盛,比之高俅带来的所谓朝廷禁军,实有天壤之别,有过之而无不及。
时至辰时三刻,聚将鼓咚咚咚连擂三通,号角声呜呜咽咽,首冲云霄。
只见关胜在朱仝、雷横、史文恭、栾廷玉等一众亲随勇将的簇拥下,
步履沉稳,龙行虎步,拾阶而上,缓缓登临将台。
观其仪表,真乃神人也:
头戴一顶束发紫金冠,冠顶嵌明珠,边沿镶美玉,映日生辉;
身披一副兽面吞头连环铠,锁子甲密布,冷森森射人;
外罩一领绣龙蜀锦征袍,绿沉沉底色,金线龙翻滚,随风而摆;
腰系一条玲珑狮蛮玉带,金钩玉扣,彰显尊贵;
足蹬一双鹰嘴飞凤皂靴,步履生风,稳如泰山。
面如重枣,卧蚕眉,丹凤眼,颌下三尺长髯,根根似铁,飘拂胸前。
立于台上,身躯凛凛,相貌堂堂,
虽未持那青龙偃月宝刀,一股威严肃杀之气,己然弥漫全场,压得台下数万将士鸦雀无声。
人人屏息静气,仰首相望,目光之中充满了敬畏与狂热。
正是:
义旗高举指汴京,奸贼闻风亦胆惊。
分兵巧布瞒天计,共佐明主靖太平。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