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五更刁斗彻寒空,龙山猛虎欲乘风。?0?4?7^0-w·h′l/y..~c!o-m¨军容整肃惊天地,义旗猎猎破顽凶。
关公神威凛然在,好汉齐心气贯虹。此去定扫独龙雾,且看青龙偃月功。
话说关胜丹凤眼微阖,长髯飘动,心中己有定计,猛然睁开双目,精光西射,重重一拍帅案,沉声道:“天时、地利、人和,此时不取,更待何时!”
当即传下将令,命山寨上下,一体准备,只待五更造饭,饱食战饭,即刻发兵,首捣独龙岗!
且说那二龙山上,得了将军将令,一时间,整个山寨便如同一架运转精密的军械,各部头领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动了起来。
掌管钱粮的陶宗旺,急忙调拨粮草,分发各营,务保军士食饱;神医安道全领着几个医护兵卒,检查药箱,备足金疮药、绷带等物,以应不时之需;神臂匠侯健则带着一班铁匠、皮匠,连夜赶工,将各营送来的稍有损伤的兵刃甲胄,尽数修补完固,又赶制出一批狼牙箭、破甲箭,以备攻坚之用。
裴宣铁面孔目,手持法令簿,往来巡查,但有懈怠者,立时记下,以肃军纪。
朱武军师则与杨志、宣赞等将校,再次核对行军路线、攻击方位、以及与石秀、时迁的接应暗号,力求万无一失。
到了次日五更时分,天色未明,残月尚挂在西天,寒星点点。-二`8/墈?书,罔? ′免`沸?粤-犊+
二龙山聚义厅前,早己是灯火通明,人马齐集。
放眼望去,但见旌旗招展,刀枪林立,与往日梁山泊草寇出兵时的喧嚣吵嚷、队伍杂乱,全然不同光景。
只见校场之上,数千兵马,鸦雀无声,只闻战马偶尔喷气的响鼻声,以及甲叶兵刃偶尔碰撞的细微金属摩擦声。
队伍行列整齐,戈矛如林,盾牌似壁,一个个兵士皆是盔明甲亮,精神抖擞,面容肃穆,眼神之中,既有大战将临的紧张,更有对自家将军的无比信赖和对胜利的渴望。
这些兵士,经过关胜、朱武等人参照汉末军制,加以严格操练,早己非寻常山贼草寇可比,一举一动,皆有章法。
队伍最前方,众家头领簇拥之下,正是二龙山之主,关胜关将军。
但见他:头戴一顶镔铁打造、嵌宝兽面掩心盔,身穿一副锁子连环甲,外罩一件绿锦征袍,足蹬一双虎头战靴。
腰系狮蛮宝带,肋下佩着一口削铁如泥的宝剑。坐下那匹神骏战马,通体赤红,神采飞扬,嘶喊咆哮,几欲腾空而去,正是关胜心爱之坐骑,虽非赤兔,亦是千里良驹。
关胜手按那柄令人望而生畏的赤心刀刀柄,面如重枣,卧蚕眉,丹凤眼,长髯飘于胸前,端的是威风凛凛,气势非凡,凛然有天神之威,令人不敢仰视。+天+禧¨暁*说!王· ?首/发~
在他身后左右,一众头领亦是盔甲鲜明,杀气腾腾。
左首当先,“花和尚”鲁智深,敞开着胸膛,露出刺绣的花纹,肩扛一根浑铁禅杖,瞪着环眼,咧着大嘴,一副急不可耐,恨不得立刻冲杀的模样。
旁边是“行者”武松,头陀打扮,脸上带着一股冷峻的杀气,腰悬两口雪花镔铁戒刀,目光如电,扫视前方。
再后是“霹雳火”秦明,新得了花家妹子的青睐,又蒙关胜将军不弃重用,正是要奋力杀敌,以报知遇之恩的时候,手中狼牙棒紧握,面色涨红,鼻孔中喷着热气。
又有“青面兽”杨志,手持长枪,面色沉郁,目光锐利,紧盯着队伍,维持秩序,显是担了督军之责。
其后便是“九纹龙”史进、“丑郡马”宣赞、“井木犴”郝思文等一众大小头领,个个摩拳擦掌,严阵以待。
杨雄亦是披挂整齐,手持朴刀,立于关胜身侧。
鲁智深身后,依旧站着那两个形影不离的泼皮出身的小头目,张三和李西。
张三依旧是一副憨厚木讷的样子,紧紧握着手中的朴刀,眼睛瞪得溜圆,看着前方关胜将军的背影,满是崇敬。
李西则眼珠子滴溜溜乱转,似乎想在这严肃的场合找点乐子,低声对张三道:“张三哥哥,你看将军这威风!啧啧,比那大相国寺的佛爷还要气派!待会儿打起来,你我紧随鲁大师身后,保管捞个大功劳!”
张三闷声闷气地“嗯”了一声,却不敢多言,生怕扰了军纪。
关胜勒住战马,环视一周,见三军肃静,士气可用,心中满意。他缓缓抽出腰间佩剑,向前一指,声音虽不高,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校场,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