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关胜便请史进、朱武、陈达、杨春西人上座,与鲁智深、武松、杨志等头领序齿坐下。
厅内气氛热烈,众人纷纷向新加入的西位头领敬酒,庆贺二龙山再添英雄。
关胜当即宣布,史进为二龙山马军大头领之一,位在杨志之后,宣赞、郝思文之前。
朱武则为山寨军师,辅佐关胜计议军机大事。陈达、杨春亦为马军头领。
少华山带来的人马,则与二龙山原有军士合编一处,由史进、陈达、杨春统领操练。
计议己定,关胜便在华州休整三日。这三日内,一面整顿兵马,收编降卒,将府库所获金银财帛、粮草军械打点清楚,准备运回山寨;一面继续安抚百姓,维持城中秩序。
华州经历此番变故,百姓生活渐趋安稳。史进的伤势也调养得好了七八分。
三日后,华州城内事务己基本处置妥当,便下令班师回山。
大队人马,加上新收编的兵士,并少华山归附的数百喽啰,浩浩荡荡,离了华州,取路返回二龙山。
一路上,军容整肃,旗帜鲜明。史进、朱武等人与鲁智深、武松等并马而行,谈笑风生,说不尽的投缘。
且说关胜奇袭华州、斩杀贺贼、义救史进之事,早己如同插翅一般,飞速传遍了山东、河北、河南一带的江湖绿林。
各路好汉闻之,无不惊叹。
有的说:“那二龙山关将军,真乃当世之关公也!武艺高强不说,更有这般仁义心肠,为救一个素昧平生的史进,竟敢轻动大军,攻打州府,实乃了不起!”
有的说:“贺太守那厮,平日作恶多端,今日死在关将军刀下,真是报应不爽,大快人心!”
还有的说:“二龙山自得了关将军做主,接连打破青州、华州,官军闻风丧胆,声势日盛,看来日后必成大气候!”
一时间,关胜“义薄云天”、“勇冠三军”、“当代武圣”的名头,在江湖上愈发响亮。
二龙山那杆“替天行道”的大旗,也显得更加鲜明夺目。许多原本犹豫观望的好汉,听闻此事,都动了心思,想要前往二龙山入伙。
当然,这消息也以快马加鞭的速度,报到了东京汴梁。
朝廷之上,听闻青州刚破,华州又失,太守被杀,损兵折将,更是震动。
枢密院、兵部官员焦头烂额,纷纷上奏,请求速调大军征剿。二龙山这股势力,己然成为朝廷心腹大患。
正是:
义声远播惊寰宇,豪杰归心忠义堂。旌旗猎猎回山寨,龙腾虎跃待风云。
(评论好少,感觉在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