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关胜身藏关羽魂:水浒有我定乾坤 > 第58章 京畿震动生辰纲

第58章 京畿震动生辰纲

阮氏三雄,皆是悍勇有余,思虑不足之辈。

这伙人聚在一起,干出这等惊天大案,倒也不足为奇。

他一方面,不得不佩服这伙人的胆量和吴用的计策之毒辣,虽然他鄙夷此等手段。

十万贯生辰纲,价值何等巨大!梁中书、蔡京,皆是当朝权贵,搜刮民脂民膏,取此不义之财,倒也算得上“替天行道”的一种。

但另一方面,关胜的眉头却紧紧锁起。他所信奉的“忠义”,是光明正大,是为国为民。

似这般用下三滥的蒙汗药暗算,与强盗何异?纵然劫的是贪官污吏,亦非英雄好汉所为。

况且,此事一旦败露,朝廷必定雷霆震怒,派遣大军前来围剿

。晁盖等人固然可以凭着地利人脉周旋,但此事必然牵连甚广,不知多少无辜之人要受池鱼之殃。这与他心中“取之有道,用之有义”的原则,背道而驰!

更让他心中复杂的是,此事的主角之一,竟然是杨志!

他清楚地记得,数月之前,自己离开东溪村后,曾在途中一座破庙与杨志相遇。

那时杨志正是因为押送花石纲失利,丢了官职,欲往东京打点关节。自己当时还赠金于他,并劝他看清时局,莫要对腐朽朝廷抱有幻想。

二人虽政见不同,却也惺惺相惜,同行了一段路程。

分别之时,杨志言道若东京事不可为,便来青州投奔。

关胜后来也曾遣人暗中打探杨志的消息,得知他变卖宝刀,在东京几番周折,似乎走了梁中书的门路,被委以押送生辰纲的重任,意图将功赎罪。

关胜当时还曾为他捏了一把汗,觉得此事风险极大。谁曾想,终究还是出了这等纰漏!而且是被晁盖这伙人用蒙汗药麻翻劫掠!

“杨兄啊杨兄,你这又是何苦……”关胜心中暗叹。他深知杨志将门之后,心高气傲,又背负着光耀门楣的重担。

此次失陷生辰纲,罪责滔天,比上次失陷花石纲更为严重百倍!

回大名府是死路一条,投奔官府更是自投罗网。只怕此刻,杨志己是穷途末路,不知身在何方了。自己当初曾言,若东京事不可为,可来青州相投,不知他是否还记得?是否还有机会前来?

曹正见关胜沉吟不语,面色变幻,又道:“哥哥,如今这消息传得沸沸扬扬。官府己经下了海捕文书,西处缉拿劫匪和那失职的杨志。听说济州府尹己经派了缉捕使臣何涛,前往郓城县,限期破案。看这架势,只怕山东地面,要掀起一场大风波了!”

郝思文亦道:“是啊,哥哥。十万贯生辰纲非同小可,朝廷震怒,定会严查到底。我等虽在青州,但离那黄泥冈也不算太远,须得小心,莫要被牵扯进去。”

关胜回过神来,点了点头,沉声道:“曹兄弟所言甚是。此事虽非我等所为,但亦需提高警惕。”他看了看曹正和郝思文,郑重说道:“第一,此事与我二龙山毫无干系,上下人等,不得在外随意议论,更不可泄露我与那晁盖等人曾有过来往。”

曹正、郝思文齐声道:“小弟明白!”

关胜继续道:“第二,加强山寨内外戒备。郝思文兄弟,你负责的防务要更加严密,增派巡逻人手,严查出入。曹兄弟,你山下酒店要多留意过往行人,特别是那些形迹可疑,或是打探消息之人,有任何异常,立刻回报。”

“遵命!”二人再次应道。

关胜又道:“第三,那杨志乃将门之后,武艺精熟,亦算一条好汉。如今遭此大难,走投无路,令人扼腕。曹兄弟,你交代下去,让你手下伙计和江湖上的朋友,多留意此人行踪。若有他的消息,务必告知于我。若他当真陷入绝境,我等亦不能坐视不理。”关胜心中自有计较,杨志若能上山,必是一大臂助,且自己曾有言在先,不能食言。

曹正应道:“是,小弟记下了。”

关胜最后总结道:“总之,生辰纲一案,乃是晁盖等人自惹的祸端,我等不必过问,亦不必担忧。我二龙山立寨之本,在于‘忠义’二字,行事自有准则。眼下最要紧的,是练好兵马,巩固基业,广纳贤才,静观其变。待时机成熟,再图大举,方是正道。”

他这番话,条理清晰,部署周密,既表明了立场,又安抚了人心,更对未来做出了规划。曹正、郝思文听了,心中大定,齐声应道:“哥哥高见!我等谨遵号令!”

关胜挥了挥手:“去吧,各司其职,不可懈怠。”

待曹正、郝思文退下,关胜独自一人,又将目光投向那幅地图。黄泥冈、东溪村、郓城县、济州府、青州府……一个个地名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