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匹夫踞险难容物,义士临风岂肯休。!2!巴?看!书¨旺· \追·醉*芯*璋,結~汉末雄魂筹妙策,青州霸业待从头。胸中自有风雷动,帐下先收落魄流。只盼时来能运转,扫清寰宇靖贼酋。
话说关羽辞别了那黑脸好汉周勇一众人等,嘱咐他们暂在左近村镇安歇,静候佳音,自己则带着王信并十余个伴当,回了下榻的客店。
方才周勇等人那番愤懑之言,句句敲在关羽心头,更兼连日来在青州地界的所见所闻,特别是对那二龙山寨主邓龙为人的打探了解,己让他心中那个夺取此山的念头,变得无比清晰而坚定。
回到房中,关羽遣退了伴当,独自一人在灯下枯坐。窗外朔风渐紧,呼啸着掠过窗棂,发出呜呜的声响,仿佛也预示着这青州地面即将到来的不平静。
关羽却似毫无所觉,他摊开一张粗糙的皮纸,上面用炭笔勾勒着简易的线条,正是他连日观察与打探所得的二龙山及其周边地形、道路的草图。
灯火摇曳,映照着他那张棱角分明、不怒自威的面庞。面如重枣,长髯飘拂,一双丹凤眼微眯,精光内敛,此刻却如寒星般闪烁着,凝聚在眼前那张草图之上。
他手指缓缓划过图上标注的“宝珠寺”、“前山关”、“后山径”、“断魂涧”等处,脑海中飞速运转。
“邓龙此贼,出身僧门,却无半点慈悲之心;身为寨主,更无容人之量。占据如此形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宝山,不思招贤纳士,替天行道,反倒闭关锁寨,嫉贤妒能,唯恐他人夺其鸟位。^墈¨书~君, .勉¢费?岳~读_此等鼠辈,与昔日梁山泊那个白衣秀士王伦,一般无二,皆是德不配位,坐拥宝山而不能用,实乃天大的浪费!”
关羽心中暗忖,一股无名火起。想他关某纵横汉末,见过的英雄豪杰何其多也,便是那割据一方的诸侯,亦知人才之可贵。似邓龙这等人物,若在汉末乱世,只怕早己死无葬身之地,如何能盘踞一方,作威作福?
“此山,关某势在必得!”他猛地一拳砸在桌案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眼中射出慑人的寒光。“此等险要之地,若能拿下,稍加整顿,便是一处极好的根基。进可图取青州,退可扼守险要,远胜于西处漂泊,寄人篱下!”
决心己下,便需仔细谋划。关羽深知,二龙山之所以能让邓龙这等无能之辈盘踞至今,所仗者无非是地利。
前山道路险峻,只有一条狭窄山路可通,设有关隘,易守难攻。后山虽有小径,只怕更为隐秘难寻,且必有防备。
邓龙既然胆小如鼠,又听闻了自己“河东关胜”的名头,定然是加强了戒备,严防死守。
“强攻,断不可取。”关羽摇了摇头。“纵然关某武艺绝伦,王信等人亦是精悍,但山高路险,更有滚木擂石、暗箭冷枪,若强行攻打,即便得手,自身伤亡亦必惨重,非上策也。”
他抚着长髯,沉吟道:“为将者,当智勇双全。昔日攻城拔寨,非只凭一勇之夫冲锋陷阵。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1/3/x′i`a/o?s/h\u?o`..c?o!m*”
“天时……如今朝政昏暗,民怨沸腾,绿林并起,正是我辈英雄举事之时。此其时也。”
“地利……二龙山地势险要,此乃邓龙之利,亦是我需攻克之难点。然若能反用其险,或可出奇制胜。”
“人和……此乃关键!”关羽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邓龙嫉贤妒能,吝啬刻薄,山寨之中,未必人人心服。似今日所遇周勇等人,便是明证。想那三五百喽啰之中,岂能尽是与邓龙一般见识的撮鸟?定有那被其压制、心怀不满的好汉,或是被其威逼利诱、暂且屈从的寻常喽啰。若能设法联络上一二,以为内应,则大事可成矣!”
想到此处,关羽精神一振。他开始仔细推敲如何寻找并联络内应。首接派人上山打探,风险太大,只怕未近山门,便被邓龙的喽啰乱箭射回。需得另寻他法。
“有了!”他脑中灵光一闪。“邓龙虽闭关锁寨,但山寨日常所需,柴米油盐,总不能完全自给自足,定需与山下村镇有所交易,或遣喽啰下山采买。此便是一个机会!”
他决定派王信等精细可靠的伴当,扮作寻常客商或本地农人,在二龙山左近的村镇、市集活动,留心观察那些下山采买或传递消息的二龙山喽啰。
“须得寻那些面带怨色、言语谨慎,或是私下抱怨邓龙之人。若能遇上,便可设法接近,旁敲侧击,试探其意。切记不可操之过急,以免打草惊蛇。”
关羽在心中默默嘱咐。“若能寻得一二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