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一声霹雳传青州,百里风声入贼巢。^1,7?n′o·v~e?l+.\c^o/m,赤面长髯惊俗眼,丹心侠骨惹英豪。邓龙闻报心头悸,宝珠寺门戒备高。自古狭怀难容物,偏忧猛虎卧山坳。
话说那伙被河东关羽救下的客商,逃得性命,保全了财物,对关羽是千恩万谢。
他们收拾了细软,将那十几个被缚的贼人,连同砍死的贼尸首级,一并带上,急急忙忙往青州府城而去。一路之上,但凡遇到村镇歇脚,或是碰上其他行旅,无不将适才在古道上遇险、幸得一位面如重枣、长髯及胸、自称河东关胜的好汉出手相救,斩杀黑风口悍匪头目、活捉一众喽啰的事迹,添油加醋地述说一遍。
听者无不咋舌称奇。一来是惊叹那黑风口贼人的凶悍,二来是佩服那关胜好汉的武艺高强、古道热肠。尤其是关胜那酷似庙中关圣帝君的相貌,更是让人浮想联翩。
一时间,“河东关胜”的名号,便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在青州府左近的官道驿站、村镇市集、江湖人口中传扬开来。有说他是关公后人的,有说他是关公显圣的,更有说他是天降下凡来扫除奸恶的。种种传说,不一而足,越传越是神乎其神。
这消息传得飞快,不过两三日功夫,便己传到了二龙山宝珠寺。
却说那二龙山寨主金眼虎邓龙,自占据此山之后,凭借山势险峻,聚拢了三五百喽啰,倒也算是在青州地面上一个不大不小的山头。
只是此人虽有些武艺,却心胸狭窄,嫉贤妒能,最怕有那武艺高强的好汉前来投奔,夺了他的寨主之位。-p′f·w^x¨w`._n?e/t\因此,但凡有江湖好汉慕名而来,只要名头响亮些,或是武艺看着扎手些的,他便寻各种由头,或是推说山寨狭小,粮草不足,或是干脆恶语相向,将人拒之门外。
山寨中虽有几个小头目,也都是些随他多年的心腹,本事平平,只知一味奉承。
这一日,邓龙正在聚义厅中,与几个心腹头目饮酒作乐。忽见一个小喽啰慌慌张张跑进厅来,跪倒在地,禀报道:“报……报大王得知!山下探子回报,近日青州地面上出了一个极厉害的好汉!”
邓龙正端着酒碗,听得此言,眉头一皱,放下碗来,不悦道:“慌张什么?一个好汉,便将你吓成这般模样?且说来听听,是何等样人,有何厉害之处?”
那小喽啰喘了口气,连忙道:“回大王,小的也是听山下镇上的人说的,这两日传得沸沸扬扬。都说有个自称‘河东关胜’的好汉,在南边那条官道上,遇上了黑风口的那伙强人打劫客商。那黑风口的黑塔,大王也是知道的,有万夫不当之勇,手使一柄开山大斧,寻常官兵遇上都要退避三舍。谁知被那关胜好汉,只一个照面,便将他打翻在地,结果了性命!”
“哦?”邓龙闻言,吃了一惊,“竟有此事?黑风口那厮,武艺倒也扎实,寻常三五个汉子近他不得。这关胜是何来路?怎地如此了得?”
旁边一个尖嘴猴腮的小头目插口道:“大王,小的也听说了。据说那关胜好汉,生得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一部长髯飘洒胸前,使一根浑铁哨棒,武艺深不可测。_j!i′n*g·w,u′x·s+w~.¨c_o,m*那些客商传言,他简首就是庙里的关王爷活转过来了!”
“什么?!”邓龙听到“面如重枣,长髯及胸”这八个字,心里咯噔一下,脸色顿时就变了。
他本就心虚,最怕的就是这种形容的人物。这等相貌,与那传说中的关云长一般无二,自带一股威煞之气,岂是寻常人物?
他不由得想起前些时日,似乎也有探子回报,有个这般相貌的大汉在左近出现,当时并未在意,莫非就是此人?
邓龙心中惊疑不定,连忙追问那小喽啰:“那关胜杀了黑风口贼人之后,如今在何处?可曾往我们二龙山方向来了?”
小喽啰回道:“小的打探得不甚清楚。只听说他救了客商后,便带着两个伴当离开了,并未说要去往何处。不过,他自称是河东解良人氏。如今青州地面上,都在传他的名号,说他是‘当代关公’,义薄云天。”
“河东关胜……当代关公……”邓龙喃喃念叨着,只觉得心头如同压了一块大石,沉甸甸的。他本能地感觉到一种巨大的威胁。此人武艺如此高强,又得了这等名声,若是起了意要来夺他的二龙山,自己如何抵挡得住?
他越想越怕,额头上渐渐渗出冷汗。端起酒碗想喝一口压惊,手却有些发抖,酒水都洒出来几滴。
旁边一个头目见邓龙神色不对,凑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