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歧路杨关暂别离,征尘仆仆向东驰。`鸿\特-暁!说~惘! ¨已¨发?布,醉^薪~漳!結?途闻世事心头冷,遥指青州意自期。腐政衰民皆入目,壮怀雄志几人知?他年若得风云助,重整河山会有时。
话分两头。且说那青面兽杨志,得了关羽赠金,又听了一番逆耳忠言,虽心头感激,亦有所动,奈何祖宗忠义之念根深蒂固,终是舍不下东京汴梁那最后一线希望,抱拳作别,独自望东而去,此是后话,按下不表。
再说这关羽一行人,目送杨志背影没入远方烟尘,关羽立马良久,心中暗忖:“杨家将门之后,竟沦落至此!此去东京,高俅、蔡京那等奸佞当道,只怕是羊入虎口,十去九不归。可惜,可惜!这等人物,若能为我所用……”他微微摇头,将这念头暂且压下。大丈夫行事,岂能强人所难?各人自有缘法。
当下收回目光,脸上己恢复了那份惯有的沉稳与威严,长髯飘动,凤眼微阖,随即睁开,精光一闪,对身后王信等十数骑从人沉声道:“时不我待,我等也该上路了!此去青州,路途尚遥,须得加紧行程!”
王信等一众心腹,自是唯命是从,轰然应诺:“谨遵哥哥将令!”
关羽不再多言,双腿一夹马腹,胯下坐骑嘶鸣一声,当先朝着东北方向的官道疾驰而去。王信等人紧随其后,十数匹健马蹄声骤起,卷起一路尘土,不多时便消失在岔路口。
这一路行去,正是深秋时节,天气转凉。′卡/卡¨暁¨税¨罔? +追¢罪^薪*蟑-劫-沿途所见,却是满目萧索。官道年久失修,坑洼不平,道旁田地,多有荒芜之处,即便尚有耕种,那田间劳作的农夫,亦是面黄肌瘦,衣衫褴褛,脸上尽是愁苦之色,不见半分丰收喜悦。偶有过往村镇,亦是十室九空,颓败景象,触目可见。
关羽看在眼里,眉头越锁越紧。他来自汉末乱世,见惯了兵燹之苦,饿殍遍野。然彼时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虽是苦难,却也有一股勃勃生机暗藏其中,各路英雄豪杰为争夺天下,招贤纳士,屯田练兵,多少还有些章法。
可如今这大宋江山,号称太平盛世,百姓却困苦至斯,官府又在何处?他心中不由将此间情景与汉末黄巾之乱前夕相比,只觉这表面的平静之下,潜藏着更深的危机。
行了数日,人困马乏,看看天色将晚,前方望见一处小镇,镇口挑出一个破旧的酒旗,上书“三碗不过岗”西个字,也不知是哪家大胆的店家,敢借这般名头。关羽勒住马,对众人道:“天色己晚,今日便在此处歇宿一晚,明日再行赶路。”
众人应了,一齐催马入镇。这镇子不大,街上行人稀少,房屋也多有破损。寻到那酒家门前,却是一家小小的客栈兼营酒铺,店面甚是简陋。
一个老店家迎了出来,见关羽一行人虽然风尘仆仆,但气度不凡,尤其为首那红脸长髯的汉子,威风凛凛,不敢怠慢,连忙上前招呼:“几位官人,打尖还是住店?”
王信上前答道:“既打尖,也住店。!咸¨鱼+墈!书? +首~发^寻几间干净客房,再整治些酒肉饭食,快快送来。马匹也需好生喂养。”说着,取出一小锭银子递过去。
老店家见了银子,脸上皱纹笑开了花,连声道:“好嘞,好嘞!客官放心,小老儿这就去安排!草料、精料都有,保管将几位官人的坐骑喂得饱饱的!”忙不迭引着众人入内,又叫小二出来招呼马匹。
关羽等人拣了靠窗的一张大桌子坐下。环顾西周,店堂内甚是冷清,只有零星两三个本地土人模样的客人,喝着闷酒,唉声叹气。关羽心中有疑,待那老店家亲自端上酒菜时,便开口问道:“老丈,看这镇上光景,似乎不大兴旺,是何缘故?”
老店家放下酒菜,叹了口气,凑近些低声道:“官人有所不知啊!俺们这地界,靠近几处山头,不太平啊!东边二龙山,西边桃花山,还有南边甚么清风山,都盘踞着强人。虽说轻易不来镇上骚扰,但过往的客商哪个不怕?生意自然就做不起来了。再加上这几年官府的税赋一年比一年重,苛捐杂杂多如牛毛,青州府那位慕容知府,听说又是个爱搜刮的,俺们这些小民,哪里还有活路哟!”他越说越是愁苦,连连摇头。
关羽听了,心中一动,又问道:“哦?这几处山头,都有多少人马?为首的都是些甚么人物?官府难道就不管么?”
老店家苦笑道:“管?如何不管!前几年也曾发兵围剿过,只是那些山头地势险要,官兵也讨不了好去。损兵折将了几次,如今也就是做做样子,雷声大雨点小罢了。听说那二龙山的寨主邓龙,原是个和尚,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