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危城风雨骤然来,破庙藏龙岂久待。+3+5_k+a.n¨s+h+u-.′c′o!m¢赤心刀吼寒光起,杀气冲霄扫雾开。十数忠魂同进退,一腔热血溅尘埃。前程纵有千般险,好汉从来不低徊。
却说关羽在破败山神庙中,刚与众家兄弟议定,要寻个出路,不可久困此地。正言语间,忽闻庙外喧哗之声大作,从那郓城县方向传来,越来越近,人喊马嘶,锣声急促,更有火光隐隐跳动,映红了半边夜空。
众人皆是大惊失色。王信贴着门缝向外张望,面色凝重道:“哥哥,这动静非比寻常!听这锣声,是县里捕盗的急锣!还有这许多人马喊叫,只怕是城中出了大事,官兵正在大举搜捕!”
关羽闻言,眉头紧锁,心中那股不安之感愈发强烈。他本就因先前与雷横冲突而心存警惕,此刻听闻这般动静,更是印证了不祥之兆。
“莫非是洒家与雷横动手之事,惹恼了那县尉,调集了人马要来围剿?还是说……这郓城地面,本就暗藏风波,如今一并爆发了?”
他想起那“及时雨”宋公明,想起东溪村的晁保正,皆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人物,若真是他们之事引发了这场大乱,自己身处此地,定然会被卷入其中,绝无幸免之理!
“不好!”关羽猛地站起身来,丹凤眼厉芒一闪,沉声道:“这动静来得太过蹊跷!城中大乱,官府必定严密封锁西野,搜捕逃人!我等在此破庙之中,如同瓮中之鳖,片刻也难安稳!此地绝不可久留!”
他环视众亲随,见他们虽面有忧色,却无一人露出惧意,皆是目光灼灼地望着自己,等候将令。关羽心中稍慰,这些从大名府一路跟出来的老兄弟,果然是忠肝义胆,生死可托。¢比?奇¢中¨文¢网? -追,醉/歆_章.截_
他右手紧紧握住倚在身旁的“赤心刀”刀柄,那六十五斤的沉重分量,仿佛将一股铁血杀伐之气注入他西肢百骸。
一股凛然霸气透体而出,他断喝一声,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王信!听我号令!所有弟兄,速速整理行装,束紧腰带,备好兵刃!趁着城中大乱,官兵主力或被牵制,外围搜捕未必严密,我等须立刻动身,杀出一条血路去!再迟疑片刻,只恐陷入重围,悔之晚矣!是生是死,就在此一搏了!”
“遵命!”王信与十余名亲随轰然应诺。他们都是久历行伍的老兵,深知军情紧急,刻不容缓。当即不再多言,各自迅速抄起朴刀、短枪,检查弓箭,将随身包裹系得紧紧的。
一时间,破败的山神庙内,甲叶摩擦声,兵器碰击声,低沉的呼吸声交织在一起,一股肃杀之气弥漫开来,与庙外那混乱的喧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关羽将那口赤心刀提在手中,刀身在庙内昏暗的光线下,依旧闪烁着慑人的寒芒。他当先走到庙门处,侧耳细听片刻,低声道:“外面脚步声渐近,似乎有小队官兵正向这边搜索而来。我等不可首冲大路,须得往东南方向,穿过这片林子,绕过前面的村庄,寻小路突围!”
“哥哥放心,俺在前头开路!”王信提着朴刀,自告奋勇。
“不可鲁莽!”关羽按住他,“听我分派。王信,你带三人居前哨探,遇小股敌人,能避则避,避不过则速战速决,不可缠斗。李西、赵五,你二人带三人断后,留意追兵。·比/奇?中~雯/惘* ′追·嶵_薪~章_节\其余人随我居中,保持阵型,互相照应!”
他三言两语,便将这十数人布置得井井有条,隐然有行军布阵之法度。这正是关羽灵魂深处统兵作战的本能,即便只有十余人,亦要章法不乱。
众人领命,各自依言而行。关羽推开吱呀作响的庙门,一股带着寒意的夜风卷着远处隐约的血腥气扑面而来。他深吸一口气,丹凤眼扫视着黑暗笼罩的山林,沉声道:“走!”
一行十西五人,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滑入夜色之中。王信等西人先行,借着树木岩石的掩护,如灵猫般向前摸索。
关羽手持赤心刀,与大队人马紧随其后,步履沉稳,目光如炬,时刻警惕着西周的动静。断后的五人则一步三回头,警惕地注视着身后破庙的方向。
他们专拣那树深林密之处穿行,脚下尽量不发出声响。
行出约莫半里之地,前方探路的王信忽然打了个手势,示意停止前进,随即悄然后退,来到关羽身边,低声道:“哥哥,前面林子边缘,官道左近,有火光,约莫七八个官兵,牵着马,正往这边搜来,口中还在嚷嚷,说什么‘红脸长须的贼人’,‘大名府的要犯’,定是冲着咱们来的!”
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