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拜了个师父,我靠科举位极人臣 > 第269章 点验

第269章 点验

一般来说,新旧知州在交盘时,左良贞和胡巍言要作为监交官负责监督交接过程,确保程序合规。~秒~彰¨踕,暁`税,枉+ +更,薪?嶵!全?

不过现在旧知州嘎了,这段时间都是左良贞和胡巍言共同处理州衙政务。

所以他们己经不适合作为监交官。

这次得由当地县令担任本次的监交官,全程监督。

汶山县是茂州的州治所,所以汶山县衙就在茂州城。

刚刚马承立己经派人去告知汶山县令了。

这家伙来得倒是很快,一听到消息就马不停蹄的匆匆赶来。

开玩笑,哪能让上司等他啊?

马承立第一个要点验的是城东的官仓,离汶山县衙倒是很近。

汶山县令周明通赶在马承立来之前就己经在官仓大门口等候了。

看到知州仪仗停了下来,周明通赶紧扯出笑脸迎了上去,还贴心的帮马承立掀开帘子。

一抬头就看到一张圆滚滚谄媚的脸,马承立表示一天的好心情都没了。

“你是?”

压了轿,马承立缓缓走了出来。

周明通赶紧低头行礼:“下官周明通,见过知州大人”

马承立了然:“哦,原来是汶山县令周大人,刚刚左州同跟本官说过你了,说你治县有方”

周明通一愣,随即又是故作谦虚的说:“左大人过誉了,朝廷让下官出任汶山县令,要是治不好岂不是辜负了朝廷所托?”

“下官是武德十一年的进士,身负皇恩浩荡,下官无时无刻不战兢惕厉”

“食君之禄,当分君之忧,自捧印绶之日起,下官便立誓以黎庶为念,以社稷为怀,岂不闻...”

“停!”马承立嘴角一抽,不由得喊停。\第,一¢墈.书,旺¢ \耕¢新-嶵/全*

这家伙是武德年间的进士,现在都泰初六年了。

难怪当了这么多年的官还只是个小县令,这拍马屁都拍不到调上啊。

“周大人有此心志,百姓之福也,咱们今天不说这些,还是抓紧时间点验官仓吧”

周明通一脸的尴尬,忙应道:“是是是,大人,下官明白了”

马承立点了点头,随后便走向官仓,其余人各怀心思的先后跟了上去。

左良贞只是淡淡的瞥了周明通一眼,笑了笑就走了。

只是胡巍言向周明通凑了过来,低声打趣道:“老周,真有你的”

周明通嘴角微扬,跟在后面边走边低语:“怎么回事?知州大人今天怎么说来就来?昨天也没听到半点风声啊?”

原来,刚刚的一切是周明通故意装的。`丸~夲!鰰`戦· ·追¢蕞?辛^蟑.截!

就是想让马承立觉得他是个媚上又平庸的糊涂官,他什么都不知道...

胡巍言耸了耸肩,一脸不解的说:“你问我,我去问谁?快跟上去吧”

官仓是重地,里里外外都有很多仓卒在把守。

守大门的仓吏看到一大帮官员过来了,纷纷低头行着礼。

“这是咱们茂州新上任的知州大人,快打开仓门,知州大人要点验!”

随行的仓大使万兴吆喝了一句。

仓吏一听,那是连忙行礼:“见过知州大人”

“来人,快打开门呀”

于是乎,仓门打开,马承立一行人鱼贯而入。

茂州城有三个官仓,分别在城里不同地方,不可能全堆在一起。

官仓有正仓、常平仓、义仓、太仓、转运仓、军仓之分。

茂州城这三个官仓为正仓、常平仓、义仓。

城东这个官仓是为正仓,也是茂州城三个仓中储存粮食最多的。

平时百姓交税粮就是入的这个正仓,所以马承立第一个就是要点验这里。

进入了城东官仓,整体是以围墙环绕,形成独立院落,入口少且设门禁,便于守卫。

十步就有一仓卒在站岗,可谓是严之又严。

左良贞边走边为马承立介绍着:“大人,这个正仓共有20个院落”

“除了3个院落放置布帛等东西外,其余17个院落都是粮仓”

“这个正仓现在储着一万三千五百一十三石”

马承立闻言一愣,随后转头看着左良贞惊讶的说:“现在茂州有多少户,多少人?”

左良贞不紧不慢的说:“据去年收的税登记,现在茂州共46822人,共7803户”

马承立心里又咯噔一下,这么多人,正仓储粮才一万三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