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乡试一样,会试前两场就是开胃菜,主要还是得看第三场。`幻-想?姬/ `追?醉?歆/漳?踕-
就算你前两场答得不理想,但只要策论答得出彩,那你也能上榜!
所以马承立这一场不敢丝毫懈怠。
二月十六日。
马承立进了贡院之后,没多久高奇正也进来了,两人相看两厌,互相哼了一声。
高奇正之前就打听清楚了,这岭南解元是个大刺头,动不动就跟你讲武德。
现在都泰初了,谁还讲武德啊?
果然是岭南出来的乡巴佬,一点修养都没有!
想是这么想,但高奇正也拿马承立没办法,总不能去上诉考官吧?
那样的话考官们会觉得你心胸狭隘还多事,何况贡院又没禁止带胡荽。
蒜鸟蒜鸟,不就是吃胡荽,吃吃吃,最好吃死你,就当旁边是粪坑了,哼!
高奇正坐在座位上闷闷不乐的想着。
过了好一会,鼓声传来,考试开始。
紫案焚香暖轻风,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所有考生纷纷动笔了,谁也不敢浪费一分一秒。
五道时务策抄好之后,马承立长呼一口气,便开始遨游在知识的海洋,
啊,那山有多高,那海有多深?全是水啊...
大家伙能到今天这一步,那肚子里肯定是有些墨水的。.我?的·书·城? ¨勉~肺-越?独,
而一道时务策题目就包罗万象。
需要结合你自身的阅历见识来出策,这其中有军事边防、教育人才、民生水利等等。
前三道题马承立熬了一天一夜才给做好,很顺溜,噗噗噗的。
这都得益于他前些年的游学经历。
他现在对于大郢的基本情况了然于胸,不再拘束于书上所说。
只有亲眼看到过的才会言而有物,下笔有神。
当他看到第西题时,他笑了。
问:汉武伐匈奴,征发天下民马,致海内虚耗,试论马政何以权衡军需与民生...
简单点说,这题就是问你对当今大郢的马政有什么好建议?
避免像汉武帝一样过度征用民马导致经济崩溃。
这马承立熟啊,撞上老本行了!
别忘了他们老马家那可是有谱可查的兽医世家,对于马匹他就挺熟的。
并且也有一些自己的见解。
要论古代封建王朝马政最强盛时期,那唐朝肯定有话说。
如今大郢虽然设有太仆寺,也拥有众多马场,但毕竟是开国初,制度还有些不完善。
如果想让大郢马政强盛,那完全可以复制唐朝!
一、边防重镇设军牧场,战马首属军队,内地推行民养官马、监牧民养,马户免赋役。
官奴战俘专职牧马,免夺民力。*丸\夲?神!栈! \首?发¢
二、军镇设马坊,边疆设互市监,与游牧民族交易马匹。
如西南的茶马交易,但要禁止铁器流入塞外。
三、引西域汗血宝马、突厥马等良种马匹与本土马杂交,培育新的陇右马。
还要设群牧使专门记录培育。
西、战时以盐引、爵位,激励民间踊跃献马。
五、以岁课考核牧监官员,根据马匹膘情以及繁殖率进行奖惩。
死马超标的官员可以回家养老去了。
六、那自然是兽医了,让太仆寺的兽医署编写一本有关疫病防治、饲料配比等技术的医书,然后分发给各大马场。
唐朝马政就是为盛唐军事霸权奠定了基础。
这六个方案下去,平战结合,则军不乏马,民不失业。
马承立构思了一下,这下自信满满的下笔了。
“国之大事,在戎在祀,而戎事之要,莫先于马...”
“故马政得失,实系国之兴衰,不可不察也...”
一处通处处通,就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做完第西道题己经是下午了,他只是匆匆的喝了早上煮的粥,然后又开始答题。
累?还没做完题你有什么可累的?
卷死他们,让这些古代人看看现代人的超强待机意志!
要是这时候有咖啡,马承立他高低得来两杯充下电。
第五道题问:私铸铜钱泛滥致钱法败坏,如何整顿?
简单,改币含铜八成,再设铸钱监统一管理天下十五道铸钱炉。
严惩私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