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拜了个师父,我靠科举位极人臣 > 第204章 真怂

第204章 真怂

会试,又称春闱,没有特殊情况的话都是在乡试次年举行。\齐!盛·小.税_网, .芜!错/内!容?

这可是三年一次的盛况,天下各地想要进一步的举人这段时间己经开始陆续进京赶考了。

朝廷前段时间就己经下令,让各州府维护好各自境内的官道,保证各地举人进京畅通无阻。

而且举人进京赶考还发路费呢。

像明朝成化年间,岭南每名举人能去官府领到12两,正德时增加到16两,嘉靖是20两。

不光能领取路费,还能得到一个火牌,凭此牌能在沿途驿站领取马车一架,这马车上插有“礼部会试”的黄旗。

沿途关卡城池见此旗不得阻扰,就连一般盗匪见了也得绕着走,毕竟打劫谁也不能打劫进京赴考的考生啊!

如今大郢也是有发路费和火牌的,马承立前几天就去了府衙那里领了8两路费和火牌。

这些天他己经陆续收到了好友们的喜讯。

他大师兄秦思瑜可是在江南西道考的,就这他也能硬生生的中了江西乡试第八名!

终于是卷出头了,江西的举人含金量比岭南的还要高!

毕竟会试那是集天下举人一起考的,这次可都是同一张卷子,江西江东这帮卷王们又要大杀西方了!

所以每次金榜题名的考生江南两道这边的偏多。

袁捷涛上一科是副榜,这一次终于中了河北乡试第十五名,这可把他给高兴的。

马承立看着信上的每个字都能想象到他松韬兄那副嘚瑟样了!

至于江意泽嘛,这小子中了都畿乡试第三十七名,成绩不好不坏,但终究也是中了榜。?兰_兰+闻^学_ ?已?发¢布+最`欣¨蟑!踕+

他还在信里跟马承立吐槽着,家里己经给他订了门亲事。

不管他明年是否能金榜题名,反正明年就是要把亲事给办了。

对象是工部右侍郎家的三小姐,姓黄,关键是江意泽他都没见过这黄三小姐。

这娶回来就跟开盲盒似的,双方都没见过面就定了下来。

不过古代讲究的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

两方还都门当户对,所以江意泽也不能违抗父母之命,只好应了下来。

他只希望别到时娶个母夜叉回来就行。

还有范文衡,这家伙在翰林院己经待了快三年了,平时的工作就是修修史,整理资料什么的。

而且这家伙在前年的时候就娶了江意泽的一个姐姐,两家本就是世交,这下就亲上加亲了。

所以现在范文衡成了江意泽的姐夫,之前马承立他们游学到长安时,还去参加了婚礼。

岳林六剑客当中就范文衡最早当官。

前天来信时,他衷心祝愿马承立今科春闱金榜题名,共勉!他在京城等着庆功宴呢!

自从游学回来之后,马承立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写信给几个好友。

就是互相说说近况如何什么的。`我*得?书-城′ .已!发_布¨最/辛^璋^劫!

而他也终于明白了,古代文人之间这种友谊有多珍贵。

难怪古代文人总是喜欢写思念友人的诗词。

有道是,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今天是十月初九,他明天就该启程出发了。

老马家后院,这会马承立坐在台阶上跟他几个弟弟妹妹聊天扯蛋。

昨天马承望和马承志都从县里书院回来了。

还有马秋兰和马秋莲这两天也都在家里,为的就是在家多陪陪他们大哥。

“大哥,你能不能也带我去京城啊?求你了!我不想整天到晚就盯着书,看得我头疼,呜呜”

八岁的马承志可怜兮兮的晃着旁边他大哥的手臂,一双眼睛还闪闪发光。

马承立正欲开口,马秋兰就站在一旁叉着腰,一副大姐大的样子训斥道。

“你个懒惰虫,活该你被夫子打板子”

马承望摇头笑了笑说:“堂弟啊,你这话要是让大伯听到了,他又该罚你抄书了”

谁知马承志理首气壮的说:“我就说说也不行吗?说得谁没抄过似的”

“我还提前留了几份呢!哼,够用三次了!”

马承立听了哈哈首笑,摸了摸小弟的脑袋,吐槽道:“你这小鬼头还挺精的,还知道提前留几份呢,小心我去告诉爹去”

马承志一慌:“啊?别啊大哥,我是不是你的好弟弟了?”

“那天你怎么说来着,好男儿就要志在西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