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州城的冲天喊声让城外的突厥人都不由得胆寒,这帮郢军是喝嗨了?怎么突然士气大振?
突厥大可汗阿史那隼在营帐中正与其他十七个部落可汗商议下一步计划。·我?地+书?城/ !首·发_
说到一半时,就听到庆州城的动静。
这让他们都有点摸不清头脑。
这几天他们把大本营驻扎在这里,然后派遣多支骑兵洗劫了周边所有村庄。
但都不敢太深入,怕被郢军包饺子了。
只是洗劫周边村庄还不够他们二十万人塞牙缝,最后还是要集中兵力攻下庆州城,首至长安!
要是能将长安周边城池洗劫一空,那就不枉他们南下走一遭了。
突厥是会攻城的,只不过攻城并非他们主要作战方式。
要是遇到战略要地或者物资丰富的城池,那他们就会攻城。
“别慌,他们就是故意喊叫的,好让我们害怕、迷茫!”
阿史那隼坐在上方很是淡定的说着。
一部落可汗说:“郢军向来狡诈,他们会不会在耍什么花招?”
一可汗冷声道:“在我们二十万铁骑面前,什么花招都不好使!”
“大可汗,再不打下庆州城,弟兄们可就要生怨了啊”
“是啊,弟兄们长途跋涉来到这里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南下能吃饱肚子吗?”
“就是,大可汗下令吧,集中兵力攻城吧!”
阿史那隼拧眉不语,其实吧,他是不想打的,现在大郢己经不同往日了,打不一定打得过。·咸?鱼.看~书¢枉¢ ′更`芯′嶵¢哙?
他带十七个小弟南下,陈兵在此,一是草原雪灾情势所迫。
二是等大郢皇帝的主动求和的消息,然后逼迫大郢皇帝“救济”他们。
要是能再打开商路与他们通商,那就更好了。
要是不从,那就只好开打了,狗急了还知道跳墙呢。
十几个可汗叽叽喳喳的说着,没等阿史那隼开口。
诶,外面就传来了一道阿史那隼期待己久的声音。
“报...大可汗,外面来了一个郢国信差,说是他们郢国皇帝有封信要交与大可汗亲阅”
众可汗微微一惊,郢国皇帝?
阿史那隼心中一喜,但面上还是威严的说:“把信拿进来,哼,我倒要看看他们要耍什么花招”
当众可汗看到信后,个个大惊,郢国皇帝现在就在前线?难怪刚刚庆州城那边声势浩大。
原来,信上熊靖寰约阿史那隼明日正午在庆州城东面不远处的洛水相见。
“大可汗,这这...会不会有诈?”
“那明日要不要去赴约?”
“去,干嘛不去?不去的话,他们肯定笑话咱们胆小如鼠”
“咱们草原上的勇士可不是他们郢军,就只会躲在城里”
“对!他们皇帝都亲自来前线了,我们再畏畏缩缩的,可不就让他们看扁了吗?”
“可是他们为何相约洛水?要是他们想打的话何不偷袭?为何光明正大的告诉我们?”
“也许他们是想求和呢?”
“嘶...”众可汗闻言个个露出了原来如此的表情,求和好啊。/零^点*看?书/ /哽¢薪\醉!全.
求和就可以不费一兵一卒的“敲诈”了!
阿史那隼嘴角不自觉的微微上扬,随后右手一摆冷声道。
“都别乱猜测了,明日我们就去赴约!”
“你,去告诉那个郢国信差,就说明日我们准时到!”
“是,大可汗!”
...
次日,庆州城东面。
太阳当空照,但那千军万马营造出来的肃杀之气笼罩着整条洛河。
突厥十八部早早就率着二十万铁骑来到了这洛水边,他们雄赳赳气昂昂,很是嚣张!
在大部分的突厥人刻板印象中,他们都还以为大郢还是十多年前那个大郢,所以大部分人有恃无恐。
只是很快,远处沙烟滚滚,鼓声阵阵,一股铺天盖地的气势让突厥人的战马都有点惊慌。
“嘭,嘭,嘭...”
配合着战鼓声,五万大郢精锐骑兵“踏踏踏”的出现在了突厥人的视线。
那一面迎风摆动的大郢龙旗格外的亮眼,龙纛在军心就在!
“大可汗,果然是郢国皇帝,真是他来了”
“可恶,他们是在向我们施压吗?”
“报...”一突厥斥候骑着快马飞奔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