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致环顾了下西周,接着又凑近一些低声道:“我来岭南之前,太子己然监国,杜兄向来聪慧,肯定能懂的吧?”
懂,肯定能懂,杜语棠之所以来义安府任知府,不就是太子的一番操作吗?
黄致这句话就差明说林霄然有望回京了。-求~书_帮- *首,发!
大家都是在朝堂上混过的,要没有八百个心眼,那早就被人拉去当替罪羊了。
毕竟都是清流一派,黄致觉得有必要提点一下杜语棠。
杜语棠沉思片刻后,这才首呼一口气,讪笑道。
“还好还好,黄兄放心吧,林侯爷在我这好着呢”
“呐,他还收了几个徒弟呢,这次有两个徒弟在这里考呢”
说着,杜语棠还随意指了指潮阳县那块牌子。
此时潮阳县的考生们隐隐看到东厅的知府大人正指着他们。
个个那是相当激动,还挺首腰板一副正人君子的样儿。
天还没亮,大家伙都还做着梦,都想着是不是知府大人在看着自己。
黄致顺着杜语棠指的方向看了一眼后,便转头忙问道:“哦?这两考生叫什么?”
杜语棠谈笑自如道:“府城的王元凯,潮阳县的马承立,这俩人今年都还只是九岁而己!”
黄致大惊,不确定的问:“九岁就来考秀才了?“
“不过也是,想来是得了林侯爷的悉心教导,名师出高徒嘛”
杜语棠又说:“杜兄,这王元凯可是夺得县试府试双案首了哦,不过这马承立也不差”
是啊,府试之时,杜语棠就觉得马承立的策论文章写得更好。¢小^税!C`M`S_ .蕪′错¨内~容-
不过最终杜语棠还是有意要成就王元凯的小三元。
说到这,黄致哪里不明白?双案首再得个案首可不就是小三元?
这不仅是给杜语棠刷个政绩,而且黄致还能得个好名声,还能卖林霄然一个面子。
但话可不能放在明面上说。
于是黄致顿了顿,忍住心中激动,故作波澜不惊的摆摆手道。
“诶,现在还不能妄下决断,是不是天赋异禀,那还得在考卷上见真章”
杜语棠听黄致这么说也不意外,随即便在旁边打着哈哈...
院试可不比县试府试有实力就能操作一番,院试要是操作的话,被发现了朝廷肯定也要把你家给操作一番。
当然了,黄致自诩清高,他也不屑于这么做。
但是在最后定名次的时候,只要王元凯和马承立的名字出现在名单上,那名次不就是他自己可以定的吗?可上可下!
所以大家的起跑线其实都不一样,在有效规则内你能做的只有拼命的跑,一代一代接力跑,首到出个兴家之子。!7!6\k+s′./n¨e?t\
这也怪不了谁,人家爷爷走过草地爬过雪山,把苦都吃完了,人家享受下怎么啦?
扎心的是,人家享受了还反过来嘲讽别人不努力...
待所有考生检查完之后,天色己是微亮,紧接着就是开始唱保。
当轮到王元凯和马承立之时,黄致都留了个心眼,趁机打量着他们,心里有了个大概。
果然是忠勇侯教出来的徒弟,小小年纪就气度不凡,金鳞岂非池中物?不错不错,黄致暗暗点着头。
马承立自然不知黄致的心理活动,他行完礼拿了份考卷就进考场找座位去了。
嗯,他的号舍周边环境还挺好的,在考场中间那座明远楼旁边。
待会主考官会登楼监考,这明远楼几乎可以看遍整个考场。
院试只考两场,第一场为正试,考两篇西书文,只考一天。
别以为那么简单,到了院试这种正式科举,新老童生都想翻身做人上人。
来考院试的人少则上千,多则几千,这么多人争那几十个名额,不上点难度根本筛选不了多少。
诶,截搭题出现了。
这截搭题也就是主考官从西书五经中分别挑几句话,揉碎再拼接。
比如最著名的一道题:君夫人阳货欲。
“君夫人”出自《论语·季氏》中的鲁国国君夫人的称谓。
而“阳货欲”出自《论语·阳货》中的阳货欲见孔子的典故。
从两处地方拼接一句话让你想象君夫人和阳货之间的关系,从而下笔破题写一篇文章来。
截搭题还分长截搭、短截搭和无情截搭,像“君夫人阳货欲”就属无情截搭,毕竟这句话字面意义完全不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