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拜了个师父,我靠科举位极人臣 > 第52章 交卷

第52章 交卷

马承立看着草稿纸上的题目,简单构思了一下,嗯,不出意外的话,那就没什么问题。+第+一\墈-书?蛧_ \更\鑫?醉*全?

这几年来,谁敢说他不勤奋好学,他跟谁急,知道他这几年是怎么过的嘛?说多了都是泪啊。

马承立打算先做经帖题,也就是填空题。

答案先写在草稿纸上,最后再仔细誊抄在考卷上,你字写得好的话肯定会加分。

像洪秀全写的字,落榜也是正常的。

第一题:君子食无求饱。

马承立想了想,便在草稿纸上写下答案: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己。

“...”

第五道题:舜其大知也与。

马承立答: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五道“填空题”没难倒马承立,无他,他熟!

不敢过多耽搁,紧接着他又看向西书文第一题。

西书文就是从西书里挑出一句话让你围绕主题写一篇小作文。

马承立最喜欢写小作文了,只要政治立场坚定,先吹下朝廷和皇帝,再来联系主题,谁敢说他的写得不好?

第一题:道之以政。

出自《论语》,原文: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说:“用法令去引导百姓,用刑法约束百姓,那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廉耻心”

“用仁政教化引导百姓,用礼乐来约束百姓,那百姓就会产生羞耻心而能够自律”

按照孔子的政治理念,政治手段和刑罚是维护秩序的必要手段,但同时还需要用道德和礼仪去引导百姓,从而实现天下和谐稳定。?第,一¢看!书.枉\ /已,发,布+嶵\芯?蟑/劫¢

主题搞懂了,那马承立就下了笔,先是吹了下当今皇帝的仁治,与民休养生息啊,民生渐复啊...

还夸了皇帝英明神武,比肩上古尧舜,朝野上下一片欣欣向荣,百姓日子有盼头呐!

总之一个要诀,先吹再捧后破题。

马承立聚精会神的写着字,洋洋洒洒几百字的“臭屁”,令他舒畅至极,啊,完美。

看着眼前的“大作”,马承立满意的点点头,不禁感慨小作文他又进步了些许。

正当陶醉之时,马承立突闻外面一道惊叫声,接着又是哭声。

“啊...我的卷子,老天负我啊,我明明很小心...呜呜呜...”

听着老哥嚎啕大哭的一连串哭诉,马承立也听明白了,那老哥的号舍环境太差,板凳没擦干净,卷子又被蹭得一道大痕。

这几乎可以不用考了,所以那考生才一下子崩溃。/咸.鱼+看*书- ~追+罪-薪′蟑*踕_

很快哭声就吸引来了几个衙差骂骂咧咧的,又很麻溜的架着他往外走。

马承立摇了摇头,为老哥默哀三秒,马虎了吧?

为何考场次次有人弄脏卷子?

这就好比每年高考总有那么几个迟到的,要么是忘带准考证的...

还有一道西书文和一首诗,马承立抬头看了看天,阳光明媚,天色还早。

既然如此,马承立打算一鼓作气,把剩下的西书文一并答完。

虽然他现在有点饿,但前世有个老师告诉他,人在饥饿时脑子比平时还转得快。

就比如小说作者,不饿一饿每天怎么水上几千字呢?

马承立小抿一口水,润润喉又转了转脖子,来吧!

第二道题:自行束脩以上。

原文是,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孔子说“凡是肯自带学费来求学的人,我没有不教他的”

诶,这就是孔子有教无类的理念了,无论贵族贱民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这题就是要围绕师德来写啊?这还用想?他自己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于是乎,马承立提笔就干,把他师父那浓浓的师德给写了下来。

这篇小作文全是马承立的真心实意,都不带吹的。

开玩笑,没有他师父林霄然就没有现在的马承立,他师父教会他太多了,关键还不收学费什么的。

古代老师的师德那是比现在的还要重视许多,只要拜了师几乎是把你当儿子来教的。

这一写如同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一不小心就超过字数了,马承立只得删删减减百来字。

“嗯...好一篇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