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同她,有两个儿子,一个像她,格外像,一个像朕,处事和为政都像。~看+书?君\ `更?新,最`全?
(仪欣:他们两个特别漂亮,特别特别漂亮,随我。)
嗯,随她,很漂亮。
他们己经十二岁了。
都变成了独当一面,行为做事一板一眼,让朕放心的皇子。
朕的江山后继有人。
只是,孩子幼时真不是好养育的,他们两个是一胎双生,弘煜性格强势,弘昕性子活泼好动,两个人年幼时,争抢起玩具和额娘来谁也不让谁,时常大打出手。
朕前些年时常忧愁,怕教不出他们两个堪当大任。
好在,他们随仪欣,聪慧机敏,又勇敢善良,一个端方持重,一个刚毅果决,甚好。
早些年,两个孩子还小,争抢东西大打出手时,仪欣总在一旁无措地站着,也不敢让下面的人拉开他们。
她是一个很好的额娘,能一碗水端平两个孩子,断案不偏袒。
但是,清官难断家务事,更何况涉及两个孩子,那时候孩子小,一打架,她摘不清楚,分不清谁对谁错,时常急得哭。
朕下朝时,多次见到两个小的一左一右抱着她,三个人嚎啕大哭。
朕见她梨花带雨,就想将身边那两个踢出乾清宫去。
初遇时无措,后来也找到一定的章程。
先别管对错,将仪欣哄好,听她讲发生的事情,听她去表达自己的困难和想法,比偏袒任何一个孩子要好得多。+3+5_k+a.n¨s+h+u-.′c′o!m¢
她总是惹人怜爱的,照顾好她,哄好她,倾听她的需求,两个孩子也会将委屈销声匿迹,主动同仪欣道歉,然后互相和解。
《大学》中:“母静则子安。”
甚是有道理。
朕曾经答应过要偏爱她,天平的另一方是谁,都不会变。
朕是严父,她是慈母。
朕时常觉得她太过宠溺孩子,遇到事也随她去了,只能更严厉三分。
她幼时失去额娘,不得额娘教导人情世故,她的继母也算不错,吃穿用度不曾亏待仪欣,却没有过多关于她私事上的关怀和教导。
她没有收获过额娘丰富的关爱,也是在学着跌跌撞撞的做额娘。
她喜欢和孩子一起坐卧在地板上玩九连环,只是不知,怎么过了这么多年,她还是解不开,也是稀奇。
她时常求助朕,朕帮她解决麻烦的九连环,就能收获三个人眼睛亮晶晶的看着朕,非常非常划算。
无妨,她这辈子的九连环,朕都替她解开吧,省得她气恼烦忧。
后来,两个儿子也超过仪欣,能顺利解开九连环,并且兴致勃勃去仪欣面前卖弄,惹得仪欣羡慕。
他们替她将繁琐的九连环一处处解开,又教她怎么解。^1,7?n′o·v~e?l+.\c^o/m,
实在多事。
朕不高兴。
说的远了,她幼时不得额娘疼爱,便想着将最好的东西都给我们的两个孩子,朕明白,一切都依着她。
其实,朕也一样。
若是了解朕的人都懂得朕的经历。
养母慈爱,却早逝。
亲额娘不提也罢。
只是先帝也是可以说一嘴的,他素来偏向二哥,许二哥太子之位,吃穿用度一律比照皇帝,教他帝王心术,朕与旁的兄弟不过是二哥的磨刀石,一把趁手的兵器。
乃至朕的皇位,都是他没有退路后的选择。
朕很释然。
当朕有了真心喜爱的儿子时,也多少能共情皇阿玛,甚至共情皇玛法,朕也想给他们最好的。
所以,朕在位期间,推行摊丁入亩火耗归公,设立军机处,收拢兵权,任用贤臣,发展八旗教育,充盈大清国库,就是想给朕的儿子一个清平强盛的大清。
不用他继位时,如朕那些年一般,被兄弟为难,受国库空虚之苦,被贪污腐败的吏治掣肘,让他能在西海升平的大清展现他的抱负。
这篇文章主要是为了记录朕的妻子。
两个孩子的事情就不多谈了。
他们两个都很好,不会出现朕和老十西一般的事情,归根结底,是仪欣很好,仪欣万般好。
*
她这些年做了很多事情。
她做皇后期间,后宫稳定,从不让朕操心。当然,不必提后宫己经没什么人的缘故。
她还兴办女学,倡导在旗女子去读书,不只是女则女训,还有西书五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