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思瑶听到大队长拿喇叭喊的声音,走上田埂,问陆微微,“你们最后一次见老八是什么时候?”
陆微微西下看了看,“昨晚她朝我借钱。!x\4~5!z?w...c′o¢m/”
又是借钱!邓思瑶眉峰紧拧,“你借了吗?”
“她向我开口,我不好意思拒绝啊。给了她十块钱。”陆微微蹙眉,“她该不会跑了吧?”
“为什么要跑?”邓思瑶听出她话里有话。
陆微微告诉她,“最近老八在相看,她有个同学喜欢她,家住镇上,父母是工人,家里条件很好,婆婆就让她答应,可她死活不同意。反正她们吵得很凶。”
邓思瑶心里一个咯噔,提醒陆微微,“你借钱给老八的事不要告诉任何人。包括你男人也不行。”
陆微微现在不是傻白甜了,她也明白思瑶的意思。万一老八真的跑了,她这个借钱的人就成了大家的出气筒,要被大家审判。
全村人把大水村翻了个底朝天,愣是找不到人影。
大家对老八最后的印象就是昨晚睡觉前,她跟许老太大吵一架,说不同意跟她同学处对象。
许老太早上没看到老八,还以为老八在跟她闹脾气,她存心想让老八屈服,所以也没叫女儿。
大队长只能扩大搜索范围,让大家去附近几个村子寻找。
许老六被分配到隔壁村,邓思瑶拉住他胳膊,“先去你妹妹的房间里看看。}<如:文t!3网*? ?更}?新|最?快,她离家前,说不定写了信。”
许老六想想也对,于是就去找许老太要钥匙开门。
老八的房间收拾得很齐整。从这房间的布置来看,她应该不是匆匆忙忙被人掳走的。
邓思瑶让他仔细检查清楚,“看看她有没有带走衣服之类的?”
许老六翻了一遍。这时候布票很少,家里的衣服都是从上至下轮着穿。大的穿完,小的穿。所以老八的衣服补丁比较多。
老八没有衣柜或箱子,衣服都是放在床头。许老六翻找,发现她换洗的衣服没了。
邓思瑶在她的书桌前翻了翻。桌上都是上回买的高中课本。
邓思瑶翻了其中一本书,却发现里面夹着一封信。
“快看!”
许老六凑过来,这信上面写的是“爸妈亲启”,他打开信封,心下一凛。
邓思瑶也凑过去,惊讶张了张嘴。好家伙,老八胆子可真大,居然是偷渡去香港。
许老六立刻去找他妈。
两人出了门,等了好半天,才看到去别村找人的村民回来了。其中就有许老太。她表情愤恨,骂老八不听话,“嫁给镇上有什么不好?这孩子就是犟,总喜欢跟我对着干。我让她往西,她偏往东。”
老七听不下去了,“妈,都怪你,要不是你逼八妹嫁人。她怎么可能会离家出走。”
一想到老八独自出门,会被人骗,他就忍不住担心起来。*卡?卡`小?说*网+ _最?新*章~节′更,新^快.
许老太还想为自己辩驳,许老六己经迎面冲过来。
看到六儿子,许老太满腔怒气全冲着他来了,“都是你的错!要不是你忤逆我。你八妹也不会离家出走!一个个全是不孝的东西。”
这次许老六没有反驳,因为上辈子的老八并没有离家出走,更不没有偷渡到香港。或许还真是学他的。
邓思瑶见她还想骂,催促许老六拉着许老太先回家。
这事不能让村里人知晓。毕竟现在香港还没回归。香港那边又是资本主义社会,现在正在割资本主义尾巴。老八逃港就是立场有问题。
传出去,他们许家名声不好!也许还会连累老五。
许老六明白她的意思,就冲村里人道,“我八妹为了逃婚离家出走了。”
得知女儿是故意离家,许老太擦了擦眼泪,冲其他人道谢,“多谢你们帮忙找人。”
村民们也没说什么,纷纷回了家。
等到了家,许老太就迫不及待问许老六要信件。
许老六将信递给她。
邓思瑶面色不善,“老八是因为你逼婚,才决定偷渡到香港的。”
这话一出,家里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其实这年头逃港的人并不少,在六十年代,大饥荒那三年,逃港的人多如牛毛。
这时候逃港有好几个方法。
从陆上偷渡,一般是从宝安县梧桐山、沙头角一带,翻越铁丝网,就能到达香港,也被本地人戏称为“扑网”。
从海上偷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