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谁说宫斗系统在六零没用?真香! > 第062章 过年了

第062章 过年了

翌日,林晚青起来的时候,顾父己经带着几个儿子在贴春联和窗花了。′?齐`盛@*小?:*说D网1× ???最_新3?÷章?:?节)¢2更°>(新!快¥.

贴春联,是中国传统习俗中欢乐过大年时,一件十分重要的大事。

那时候,农村流传的还有“有钱,没钱,贴幅春联过年”的这么一句俗语。

这时候的春联,也被称为“门对子”,通常是手写的。

因为当时市场上很难买到印刷的春联。

春联的书写和制作在当时是一种受人敬仰的技能。

顾家的对联和福字都是找队里会写对联的人写的。

林晚青看了看,觉得这字写得一般。

不过这时候,队里有个能写对联的人己经很不容易了。

再多的要求,肯定是没办法都去满足了。

吃过早饭的林晚青抱着儿子饶有兴趣地看着他们在顾父顾母的指挥下忙得团团转。

其实,有史以来中国人的春节习俗都是相当丰富多彩的。

包括打扫房屋、挂灯笼、贴对联、贴窗花、准备年货、制作美食和组织年夜饭等。

这些活动都是由家庭中的长辈带领全家共同完成的,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

只是这时候的中国物资比较匮乏,大环境也比较紧张,很多的习俗被省略和简化了。*d?u/a.n_q¢i/n-g-s_i_.¨n`e¨t.

现在还能贴个对联窗花什么的,再过几年恐怕连这些都没办法实现了。

贴好了对联,还有“福”字要贴。

贴“福”字是相当有讲究的。

必须要从外向里贴,先贴抬头“福”,再贴门“福”,以此类推。

最后一个才能贴“倒福”,意味着一年的福气都要从外面流进来。

贴在大门上的“福”字必须正着贴,寓意开门迎福,福气临门。

屋子内,在家里即使把“福”打倒了也是倒在自己家里,福气也被关在自家屋里,满屋充满了福气。

米缸、柜子等上面的小“福”字也必须倒着贴的,有小“福”不到大“福”不来的寓意。

“老大,你去贴大门上的,这里要正着贴。”

“老二去贴东厢房,老三贴西厢房,老西等你大哥贴好了再贴屋里的,老五你去贴厨房的。”

“这个可以,就这么贴!”

“这个要再高一点!”

“老三你那个不行,贴歪了!”

“老西,先别动!这个地方的福要倒着贴!去年都教过你了,怎么还不会?你……你咋就这么笨?”

顾母本来想说一句“你笨死了”的,可一想到今天是过年,又把这句话憋回去换了个说法。¢6`1/看?书,网* ,更~新¨最¨快·

顾家老西顾明涛:……

“娘,你来指挥我,你说怎么贴我就怎么贴!”

这些规矩年轻人都不太清楚,顾母扯着嗓子喉咙都快沙哑了才勉强指挥着这一帮大老爷们把该贴的地方都贴好。

“去年贴的时候都教过了,怎么还是贴不好?”

终于停歇下来的顾母嘴里还在嘀咕道。

去年没回家的顾明洋和顾明泽:……

两人无奈地对视了一眼,没有说话,哪怕他俩都有反驳的理由。

点景布置的工作完成了,一家人开始准备年夜饭。

除夕晚上的团圆饭也是全年最丰盛的一次家宴,又称“团年饭”、“合家欢”。

这时候的人非常重视这顿年夜饭。

甭管活儿多忙,路途多远,三十晚上都要赶回家里,和家人团聚一堂,高高兴兴地吃上一顿团年饭。

如果有人确实赶不回来,家人也要为他留出一个位子,摆上一双筷子、一个碗,意为全家人聚齐了。

年夜饭的搭配上要有荤有素。

顾母也是下了狠手,准备了新鲜的猪肉、土鸡和鱼。

这时候的牛肉羊肉不好得,顾母又拿出一些腊鸭和腊肉来凑两个盘子。

还有鸡蛋、豆腐和各类素菜,也准备了不少。

一大家子人分工合作,切菜的切菜,洗菜的洗菜,蒸馒头的蒸馒头,炒菜的炒菜……

忙忙碌碌有说有笑地就将年夜饭给准备好了。

在准备年夜饭的过程中,还轮流去洗头洗澡洗衣服。

等一家子都收拾得干干净净的时候,丰盛的年夜饭也准备好了。

众人欢欢喜喜地入座,开始享受这一年来难得能吃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