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白话三国志 > 第5章 孙破虏讨逆传(五)

第5章 孙破虏讨逆传(五)

天下这个帝位,不能随便觊觎,必须要有上天的帮助和人力的支持。,艘+飕?暁~税~徃′ `耕*辛\蕞.哙+商汤时有白鸠出现的吉祥征兆,周武王时有赤乌降临的祥瑞,汉高祖起兵时有星星聚集的符兆,光武帝时有神光显现的吉兆,这些都是因为百姓被夏桀、商纣的暴政折磨,被秦朝、王莽的徭役毒害,所以他们才能铲除无道之人,实现自己的志向。现在天下的问题不在于年幼的天子,也没出现您该受命称帝的征兆,却想突然登上皇位,这是从未有过的事,这是第四点。

天子的尊贵,天下的财富,谁不想要呢?但从道义上讲不行,从形势上看也做不到。陈胜、项羽、王莽、公孙述这些人,都曾南面称王,可没有一个成功的。帝王的位置,不能非分地去期望,这是第五点。

年幼的天子聪慧,要是能消除他身边的威胁,去掉那些奸臣,必定能成就中兴大业。能让天子达到周成王那样的盛世,自己也能像周公、召公那样获得美名,这才是我对您的期望啊。就算天子有什么变故,也希望您能从宗室的亲族中,挑选贤能的近亲来继承刘氏的统绪,巩固汉朝的宗室。这样才能把功劳刻在金石上,画在丹青里,让福泽流传无穷,名声在音乐中传唱。放弃这些不做,却去做难成的事,想来以您的贤明,一定不忍心这样,这是第六点。

您家五代都担任丞相,权力之重,势力之盛,天下没人能比得上。忠贞的人肯定会说,应该日夜思考如何扶持国家的危难,考虑国家的安危,以实现祖先的志向,报答汉室的恩情。而那些忽视道义节操却极力想夺权的人,会说天下的人不是自家的官吏就是门生,谁会不听从自己?四方的敌人不是自己的对手就是被自己役使,谁能违抗自己?何不趁着世代积累的势力,起来夺取天下呢?这两种想法差别很大,不能不仔细分辨,这是第七点。′s′y?w?b+o~o!k..,c,o*m_

圣明贤哲之人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能审时度势,谨慎行动。如果是难以实现的事,没有把握的形势,去做只会激起各路敌人的斗志,引发众人的反对,从公义上讲不应该,从私利上看也不利,明智的人不会这样做,这是第八点。

世上很多人被图谶纬书迷惑,牵强附会,拼凑文字来迎合自己的想法,要是为了讨好上司而迷惑众人,最终肯定会后悔,从古到今,这样的事从未断绝,不能不深入选择,仔细思考,这是第九点。

这九点,只是我看到的一些想法,希望能对您有所启发,弥补您可能遗忘的地方。忠言虽然不好听,还希望您能留意听取!”

《典略》记载这是张昭的言辞。臣裴松之认为,张昭虽然名气很大,但文采不如张纮,这封信肯定是张纮写的。

曹操上表推荐孙策为讨逆将军,封他为吴侯。《江表传》记载:建安二年夏天,汉朝派遣议郎王誧带着戊辰诏书前来,诏书说:“董卓叛逆作乱,危害国家和百姓。先将军孙坚一心想平定讨伐他,这个美好的愿望没能实现,但他的美德却远近闻名。孙策遵循善道,追求福运不偏离正道。现在任命孙策为骑都尉,继承乌程侯的爵位,兼任会稽太守。”

诏书还命令说:“原左将军袁术不顾朝廷恩德,犯上作乱,制造虚假的言论,想趁着战乱欺骗百姓,起初听到他的话还不相信。后来收到持节平东将军兼徐州牧温侯吕布呈上的袁术所造的迷惑众人的妖妄言论,才知道袁术有枭鸟一样的本性,竟然做出无道的事,修建王宫,设置公卿百官,祭祀天地,残害百姓,造成的灾祸极其深重。·x\4/0\0?t!x·t*.?c`o,m′吕布前后多次上奏表明对朝廷的忠心,想要回去讨伐袁术,为国家效力,请求给予特殊的奖赏。悬赏等待有功之人,只有勤奋努力的人才能得到,所以就宠爱任命孙策,让他继承之前的封邑,再加上大郡,荣耀一起来到,这正是孙策奋力效命的时候。要尽快和吕布以及代理吴郡太守安东将军陈瑀同心协力,同时进军讨伐袁术。”

孙策觉得自己统领着兵马,可只以骑都尉的身份兼任郡守,显得职位太轻,心里想得到将军的封号,于是就派人去暗示王誧。王誧领会了他的意思,就以朝廷的名义暂封孙策为明汉将军。

当时,陈瑀驻扎在海西,孙策接到诏书后整理行装,准备和吕布、陈瑀配合行动。可走到钱塘时,孙策发现陈瑀在暗地里谋划袭击自己。原来陈瑀派了都尉万演等人偷偷渡过长江,把三十多个印信交给了丹杨、宣城、泾县、陵阳、始安、黟县、歙县等险要县城的贼寇头目祖郎、焦已以及吴郡乌程的严白虎等人,让他们做内应,打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