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秦人的悠闲生活 > 第49章 将来的郡

第49章 将来的郡

第49章 将来的郡

咸阳宫内,嬴政手中拿着一盏油灯,油灯的火光靠近地图,照亮了地图上的每个细节。`s,w¨k~x¨s_w/.,c~o^m¨

李斯站在始皇帝身后,也看着地图。

殿内,还有几个内侍正在整理着竹简,他们将竹简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

“扶苏那边如何了?”

李斯行礼道:“一切顺利,再有半月就可以挖通了。”

嬴政依旧看着地图,这张图上所画的就是上郡,也正是如今的长城修筑情况。

又有内侍带着一摞竹简而来,放在了桌上而后安静站到一旁。

殿内又安静了半刻时辰,嬴政将手中的油灯放下,沉声道:“朕听闻派去的那些官吏,扶苏很不满意?”

李斯回道:“公子对那些官吏不满,那些官吏对公子种种要求又很为难。”

嬴政重新坐下来,低声道:“如何为难?”

李斯接着道:“公子要求这些人带着家中妻小,住在新建的县里,还要重设各县。”

“就这些?”

“嗯。”李斯刚应了一声又道:“臣已另安排人手去协助公子。”

嬴政道:“多看着点。”

“臣领命。”

洛水河边,扶苏翻看着咸阳送来的回信,丞相依旧是个好老师,新建郡县,尤其是关中的郡县,绕不开朝中九卿。

所以呀,朝中的九卿都是老师在摆平,基本上就是把“路”铺平了,政令下达几乎没阻碍。

看罢文书,扶苏走出小屋,沿着新挖出来的这段敬业渠一路走着,现在挖渠的人手没之前这么多了,余下的主要工程除了最后一段三里河渠,剩下就是加固与修整。

其实如今的加固措施不算很好,上游的暗渠塌了一次,后续又进行了加固。

挖渠之后还要后期养护,扶苏在渠边站定,千头万绪地又是一堆事。

不过很快,扶苏就理清了思绪,这些问题都不是很难,有办法解决。

远远看向最后一段河渠,就剩下了两千民夫还在开挖,余下的人都去开垦田地了。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扶苏来说这就是河渠未开,垦田为先。

这世道从来不会有平白的役马成群,百里河开。

只有人们靠着双手,一点一滴建设出来的生活。

到了傍晚时分,今天去分田的官吏就回来了,他们陆续递上一卷竹简,将竹简放在公子扶苏的小屋前的桌上。

而这些官吏还有些狼狈,他们鞋履上沾着泥土,还有些裤腿与袖子上,甚至脸上都有泥。

当疲惫一天的官吏抬头看向公子扶苏,却发现公子的眼中没有丝毫同情。

公子将职责看得很重,行事要求也极其严格。

但没人敢发出半点不满,你可以不为公子效力,马上就会有人顶替你。

可别忘了,丞相是公子的老师,想要为公子扶苏效力的人可多了去了。

几个官吏三三两两走在一起,低声说着。

这些天他们确实很忙,既要组织新迁居而来的民夫分田,丈量田地,还要让民夫们自己建设房子。

都是一些很简单的活,只不过做起来很费神,很麻烦。

还要亲力亲为。

几人在河边休息着,三三两两说着话。

到了夜里的时候,扶苏还在看着那些文吏递交的呈报,都是他们一天的工作结果。/x^g_g~k.s~.~c¢o′m?

他们的工作完成得不算太好,进度也很慢。

今天又来了三千人,也都是从洛阳方向迁入函谷关来到此地的。

工作辛劳且事务繁重,但扶苏丝毫不觉得沮丧。

在这个时代你要是没点本事与才干,还真不会有什么人真心服你。

特别是那些怀有才干的能人,这些人渴求明主。

巩固并且做出属于自己的业绩,并且培养自己的名望,尤其重要。

因此,扶苏不觉得沮丧。

“公子,右相来了。”

闻言,扶苏抬首看去,见到了被几个士卒拦在外面的右相。

今天的月光不好,扶苏看到火把下的右相脸上带着笑意,身后还跟着一人,正是御史府的程邈。

扶苏示意让人进来。

冯去疾提着一个篮子,篮子里都是柿饼,他笑呵呵道:“听闻公子最近忙于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