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重回1958,我有一个百货超市 > 第274章:换车

第274章:换车

李辰溪骑着自行车,慢悠悠地回到四合院。*咸′鱼!看_书!枉* .蕪_错.内^容.他熟练地将自行车停放在角落,

随后,他迈着轻快的步伐,朝着供销社走去。

走进供销社,李辰溪发现里面顾客寥寥无几。

几个售货员正围在一起,兴致勃勃地聊着八卦,声音在略显空旷的店内回荡。“你听说了吗?隔壁街的老张……”一个售货员眉飞色舞地说着,其他人则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发出阵阵笑声。

这时,一位顾客走到卖布料的柜台前,左右张望了一番,却不见售货员的身影。

他只好提高音量,喊道:“买东西!”声音在店内响起,却没有立刻得到回应。

过了好一会儿,一个中年女售货员才不紧不慢地从人群中走出来,脸上带着一丝不耐烦,嘟囔着:“来了来了,催什么催呀。”她慢悠悠地朝着顾客走去,那拖沓的步伐仿佛每一步都带着千斤重。

那位顾客见状,原本急切的神情瞬间收敛起来,眼中闪过一丝畏惧,大气都不敢出。在这个年代,售货员可是个有“权力”的岗位,和国营饭店的工作人员一样,得罪不起。

要是他们不高兴,随便刁难一下顾客,那可就麻烦了。要是这种服务态度放在后世,估计早就被顾客投诉无数次了。

后世讲究“顾客就是上帝”,可如今,角色却完全颠倒过来。

李辰溪没有理会这边的小插曲,径直朝着卖自行车的区域走去。

这里位于供销社的显眼位置,摆放着几辆崭新的自行车。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车身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自行车在当时可是稀罕物,价格不菲,平时很少有人问津。

李辰溪走到柜台前,发现这里同样没有人值守。-r`u`w_e¨n^x~s!.`c_o,m·他无奈地叹了口气,和刚才那位顾客一样,大声喊道:“买东西!”声音在这片区域回荡。

不一会儿,一个年轻的售货员慢悠悠地晃了过来,眼神中带着一丝漫不经心,开口问道:“买自行车啊?得有票,你有吗?”那语气就好像在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有票。”李辰溪简洁地回答道。

其实,他本可以去商场购买自行车。

说起商场,就不得不提首都赫赫有名的四大商场。

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百货商店可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中,bj市百货大楼更是当之无愧地成为百货界的龙头老大。

据说,1955年开业当天,现场的热闹景象简直难以形容,客流量竟达到了惊人的164万人次。

彼时,它堪称北京规模最大的商店。其面积是东长安街、王府井大街、东华门大街上7家百货商店总和的三倍之多,可同时接纳万名顾客与千名售货员 。

在百货大楼排队抢购商品是常有的景象,后来,商场里很多柜台不得不使用钢管搭建护栏,原因是顾客太过拥挤,生怕把柜台挤塌了。

在那个计划经济的年代,百货大楼拥有一项特殊的“特权”,它是唯一一家被批准享有全国采购权的零售企业。这表明它不但能从上海、广州等大城市采购货物,连国外进口商品也能上架售卖。在京城,有这么一句话广为流传:“要是百货大楼都买不着的东西,那您就别白费力气找了 。” 可见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之高。

不过,李辰溪并没有选择去百货大楼。`微`趣^小,税·网! ′免\废_越¨黩_他一想到那里人山人海的场景,就觉得头疼。只是买一辆自行车而已,附近的供销社也有,何必去凑那个热闹呢。

李辰溪从口袋里掏出自行车票,递给售货员。

售货员接过票,仔细地查看了一番,确认无误后,开口说道:“我们这儿有金鹿自行车,一百六十块钱;永久牌的,一百八十五块钱;凤凰牌的最贵,要两百块钱;还有飞鸽牌,一百五十八块钱。这四款车,你想要哪一款?”

李辰溪微微思考了一下,果断地说道:“给我来一辆凤凰牌的吧!”既然都决定买了,为什么不买最好的呢?

凤凰牌可是这个时代的标志性品牌之一,尤其是26吋女式自行车,深受女青年们的喜爱。在当时的社会中,凤凰牌自行车象征着身份和品味,拥有一辆凤凰牌自行车可是一件很让人羡慕的事情。

售货员听了,走到一旁的自行车堆里,挑选出一辆凤凰牌二十八寸的自行车,推到李辰溪面前,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