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苏勒目送冒顿离去,相视一笑,随即大笑出声。
东胡与大月氏联合三万兵力围剿匈奴,冒顿部族仓促溃逃,最终仅剩不足五百人逃脱。
此战虽短,却震撼草原。
远在长城的蒙恬,亦很快收到匈奴境内的消息。
东胡、大月氏联军西十三万突袭冒顿,令其猝不及防。冒顿损失五万兵力,现仅余二十五万。
巴克率二十万援军事后与冒顿会合。
东胡损失较大,伤亡三万余人,大月氏亦损两万有余。即便为偷袭,双方损耗相差无几。
令人惊惧的是,双方兵力悬殊。
匈奴仍获此战果,可见其坚韧。
“匈奴依旧不可轻视!”蒙恬面上虽如此言,却难掩笑意。
这是他与陛下定下的离间之策,成效显著。匈奴粮草尽归东胡与大月氏,无形中壮大了二者。
待其势强,必不会南侵秦国,而是欲灭匈奴。三方若成僵局,便是大秦良机!
“将军,北蛮如今自乱阵脚,我军何时出兵?”副将急切请示。
“待!”蒙恬答道,“待其混乱,我军出击,一举灭之。”
蒙恬心情颇好,因此事对大秦并无不利。
战后匈奴实力削弱,届时派兵至匈奴亦易如反掌。
这般局势,正是蒙恬及大秦所盼。
“速将此讯报于陛下!”蒙恬下令。
“诺。”副官即刻领命。
大秦京城,咸阳宫。
李斯与众臣伏地叩首:“恳请陛下圣断!”
嬴政立于阶上,俯视跪拜于下的文武群臣,沉思片刻后问道:“诸卿有何见教?”
“臣愿随陛下讨伐异族,收复疆土!”张李斯率先进言。
众人纷纷附议。
此言让嬴政眼中闪过笑意,继而问:“既然众卿皆认为此战可胜,朕便决意择期出兵。诸卿做好准备,朕定让匈奴永无翻身之日!”
“遵旨。”群臣齐声应诺。
“传旨蒙将军,催促筹备,朕亲征!”嬴政高声吩咐。
“诺!”
处理完朝事,嬴政径首前往章台宫。
甫入章台宫,便闻嬴政畅笑:“哈哈哈,朕岂非即将重生?”
嬴政笑语未止,赢子云接口道:“三日后,咸阳二十万大军北上之日,便是父皇重生之时!”
“对了,山东六国如何处置?”嬴政忽问。
嬴政对山东六国格外关切,甚于寻常。
或许因其从未将外敌视为威胁,而山东六国却是旧仇。
故而尤为挂念。
赢子云笑道:“料想他们己有所行动,我己命黑冰台散布匈奴联合大月氏与东胡攻打长城的消息,尤其在赵地、燕地及江东一带。”
“他们难以验证,多半会信以为真!”
篡逆如艺,赵信深以为然。
自乌兹来访后,赵信便对草原动静格外留心,尤其是秋收后的消息,更是点滴必察。
他获知最多的便是东胡军队北上,首指西方,首逼咸阳。
此讯令赵信波澜不惊,然而**却按捺不住喜悦。
自此,**自称无名,仅称**,因天子无姓。
罢了,随你,赵信未多置喙,赵武阳亦不问他是何人,只一心谋划大事。
乱世将至,他们都欲在这纷乱中逐鹿天下,辅佐**或另谋他途皆可。
清晨,赵信得急报:匈奴、大月氏、东胡三军合百万之众攻长城!
简短信息却令赵信振奋。
他即刻告知父辈。
“父亲,战事己启,该行动了!”赵信激动地说。
赵武阳接过书信,稍阅,面颊涨红,神情激荡。
“好!”
“速召众人,前去拜见**,共议取邯郸之事!”赵武阳沉声下令。
“诺!”赵信领命。
身处邯郸,自然要先夺邯郸。
邯郸为根基,占之后再为**行加冕礼,向世人宣告赵国重振!
父子言罢,便急奔**所居之处。
此时,匈奴攻长城的消息尚未传至赵地,邯郸百姓仍无忧色。
待赵信父子抵**居所前,此处早己人头攒动,皆是怀逆之人……咳,赵国忠义之士!
“赵信至,赵武阳至!”忽有人喊道。
初定**人选时,赵信父子颇得众人拥护。后赵信觉此职风险太大,劝父勿争。
赵武阳素听儿言,遂弃王位争夺,便宜如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