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京城里的庆国公府
宁海城尚还有绿叶阳光的时候,北面的盛京已经是满城深秋的萧索了。1@零?点D×±看±书!? ÷免??费?阅?读°
霍钰凌也在算账。
不知道是不是齐宰相拳拳爱子之心刺激到了皇帝,让他蓦然有了当爹的觉悟,进来对霍钰凌颇为不错。自己掏银子还了霍钰凌欠下的户部尚书的银子不说,工部那些尸位素餐的老大人们也迅速的被他“体恤”的请回家去享清福了。
皇帝都做出这副力挺霍钰凌的样子了,那些自家的工匠被辞回来的太子皇子公侯世家之类,也不敢跟霍钰凌对着干,只能私下发发牢骚了。
这一连串的动作之后,除了当初打扫工部的下人被霍钰凌给了编织,聘做工部小吏之外,整个工部就只有他一个光杆司令了。
霍钰凌去明城的时候跟宋亦宣探讨过未来工部的定位。哪怕京畿附近知名的匠人早给太子等人网络一空,这一趟由南到北,他也搜罗了不少外地的工匠填充工部。工匠是不缺了,各个行政岗位,他请了一些当初“在家办公”的老大人家中资质平庸但人品不错的小辈来担任。反正工部事情少,他一个人就干的过来了。当初皇帝拿这些位置做人情,他现在依旧是做人情,既将工部的影响力波及到各位大人的宅子中去,也变向讨好了皇帝。
可是,只有一个位置他不敢轻易放人上去。
那就是管理工部账册的人。
那些升值做了小吏的对霍钰凌是感恩戴德,对他忠心耿耿,但是里面却没有一个擅长数术的,能一百以内加加减法掰着手指头算清楚就不错了。仇大豪和他的同僚也是这样的水平。
皇帝赐给他的几个宦官倒是算账的一把好手,可是他却不敢用的。′j\i¨n+g¨w_u\h·o,t¨e~l′.?c?o\m*
宋亦宣跟他说的镜子,如今在京城上流圈子中也火热起来,只看宁海城蔓延到京城还热度不减,就知道它的潜力有多巨大了。他造镜子的工坊已经开始建造了,等到建成,定然有大笔的流水涌入,激活整个工部。这些钱的来龙去脉,绝对不能被任何有异心的人掌握。
霍钰凌将自己身边的人想了一圈又一圈,愣是没找到合适的。
头疼了好几天,情不自禁的想,如果宋亦宣在这里就好了,这人不仅精通算账,他也信得过,如果她在这里的话,他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将账目交给她了。
想着想着,一直被忙碌压在心底的思念翻身站了起来,余下的时间,三皇子府的下人们便发现他们家主子好像傻了一般支着胳膊在书房里枯坐半天。偶尔有送茶的下人进去,往日警敏的三皇子竟然没有发现他们不说,还会盯着什么都没有的地方露出傻乎乎的笑容。
简直……简直就像被鬼魇住了一般。
晚上他恢复正常以后,小厮壮着胆子说起这事儿,问他要不要去道观中请个高人回家看看的时候,他情不自禁的笑出声来。要是仇大豪那家伙在这里的话,一定会揶揄他的,哪里会以为是宅中闹鬼啊。
说到这里,他就不禁想起了庆国公一家子。
当初的庆国公不愿意承袭信阳公的爵位,说要把爵位留给弟弟,自己拼出来一个庆国公的爵位,曾激励了多少无法承袭家业的次子庶子。他那四个子女也是不坠其父为名,武,有长子千钧臂力,龆年便虽其父住在军营,年纪小小就已经很受军中将士爱戴;文,有次子舞勺之年探花加身。哪怕是唯一的女儿,在史义之乱时,率领家中护院健妇,愣是拒禁军于门外数个时辰对她束手无策。2?完#本;神&|站?^ a?)追3§?最>|新3&?章#节¨还有那精于商事很少在外走动的小儿子……
就是这样仿佛独得上天宠爱的一家子,无数人曾设想过如果没有当年的史义之乱,等到四个孩子成年,庆国公家会是什么样的光景。
而很多人也以为,正是因为庆国公家光芒太盛,叫皇帝忌惮,所以才有了抄家灭门的结局。
后来虽然又平反了,虽然找回了据说当时出门在外不在家中正好躲过一劫的,庆国公小儿子一家的后人,并让他们承袭了庆国公的爵位,但是京城里的人看如今的庆国公府,就像是在看一个笑话。
庆国公一家子刚被接回京那一年,恰好赶上地动,震感明显,但是震源并不在京城。事后统计受灾情况的时候,满京城总共受伤的只有庆国公家的三个人。
庆国公年老体弱,被吓到了,这一吓就下不了床了,终日浑浑噩噩噩梦不断。为其一。
国公夫人当时正在吃糯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