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倒是个好地方,赵林没想到赵大石还有这眼光,只是村长能不能把地批给他。+秒.章-节?小/说*网? ?最_新?章/节?更,新,快¢村里应该不止一个人想要那块地,赵大石能想到,其他人应该也会想到。
提到这个事,赵大石就一肚子怨气,明明是他先看中那块地,他只是闲聊的时候提了一句,结果有人居然抢在他前面去找村长。
“那你还来找我干什么,谁让你管不住嘴。”一把年纪还管不住嘴,要他说赵大石也是活该,赵林可不觉得自己能做什么。
“村长还没同意,二哥,你去帮我给村长说说好话。”赵大石也是能屈能伸,为了把宅基地拿到手,让他做什么都行。
再讨好也没用,赵林觉得赵大石找错人,这件事不该找他。村长没答应就代表那块地在他心里有用途,谁去都没用,最好的办法是换个地方。学堂周围的空地也多,不是非要把房子建在旁边,对门还有稍远一点的距离都可以。
村里的位置再好也好不到哪去,再差也不会太差,争个好位置还不如把找块大的空地,以后扩建也方便。他说的也有道理,赵大石决定回去再看看。-m¢a-n′k?a.n?s?h-u^.`c/o,m′
把他哄走,赵林又忙着去蚕房。都好几天过去,是不是吐丝都吐得差不多,他还急着收蚕茧。这一批收了,才好养新的。这个时间可要抓紧,一年能养的时间也有限,天气热不合适,天气凉也不行,也是娇气,比养孩子还要费心。
王秀英也跟在他身后,她在养蚕上面费的心思一点都不比赵林少,当然不愿意错过收茧的时刻。赵林也想早点收,但还差一点,明天再过来看看吧。
说是明天,但等到第西天赵林才说收茧。第一次,他也没有经验,宁可晚一点收也不愿意太早收错过。看着一个个白胖的蚕茧,赵林也就高兴一阵,更多的还是想着后续事宜。
养成是好事,但离卖钱还远着。他决定去找村长,还是要全村一起养蚕才成规模,要他说附近其他村子也能一起养最好,只是附近村子没有那么多地种桑树,怕是难。
大丰村的地也不算多,但是后山的面积大,可以往山上种桑树。他当初买山只是买了一个山头,后面还有好几个山头是无主之物。
村长见到蚕茧就比赵林激动多了,这可是好东西,听说江南一带的家家户户都养蚕,就是靠着蚕供养出天下最多的读书人。
让族里人考秀才中举己经成村长的执念,自家儿孙读书没出息,族里其他孩子有出息也行,他到地下也有脸见祖宗。
赵林只管把蚕种交给村长,剩下让村民同意养蚕的事他就不管了。养蚕成功的好消息还要写信和王耀学说一声,顺便问一下王家也要不要养蚕。
当然不是王家兄弟亲自养,自成王耀学中举后,除了买地交给佃户打理,还买了两个小庄子。村里人都能学养蚕,王家那边没道理不行。
王耀文也知道养蚕的事,只是没想到赵林能折腾成功。他以为很难才对,真要这么简单,为什么赵林没人教,自行钻研就能成功。
赵林默默吐槽,哪里简单,他也是有养蚕经验的人。谁小时候还没有养过蚕,天下的老师都一样,小学生的作业都有这一条。
王耀文怎么怀疑人生他不管,知道王家也要养蚕就行。他来的时候就带了蚕宝宝,养蚕的经验也写出来,剩下就让王家人自行摸索吧。
王耀文觉得赵林没人教都能学会,他有了这纸经验教训应该没问题,也就没要求他亲自教。从王家离开又是大包小包,平安要上学不能跟着来,张氏收拾了一堆的东西给他。
吃的穿的用的玩的都有,再加上王耀文准备的纸墨和书籍,他都不好意思收了。这些东西带回去,让村里人看到又要各种羡慕嫉妒他有个好岳家。
平安收到礼物开心得不行,看到书本就有些不高兴。他己经知道上学的痛苦,以前随时随地能跟着父母去舅舅家,上学就哪都不能去,一点都不自由。
不过他也只是不开心一小会,拆开张氏送他的玩具,又高兴起来,还是姥姥最疼他。小孩子的快乐很简单,王秀英却在愁回礼的事。
娘家大包小包送东西,以前她可以心安理得收下,但现在有弟媳妇,再只进不出就不合适了。赵林让她不要愁,正好端午快到了,节礼送重一点就行。
王秀英觉得这个主意可行,只是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