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林很想问赵大石是真聪明还是假聪明,不还就扣他的钱,他每天出去卖的臭豆腐可不是自己做的,教他的只是最后炸煮的步骤。^j+y*b/d+s+j\.!c-o′m-没有发酵好的臭豆腐,他拿什么赚钱。
一次性还不起,就每天还一点,和买豆腐的货款一起结算,看他给不给。他可是听小玉说过,出门在外摆摊赚得钱就算不多,上百文还是有的。
赵大石夸赵林狡猾,原来之前藏着最关键的一步不教苗大力,是在这等着他,是不是早就算好。
赵林可不承认这个指控,他哪里是故意,明明是苗大力自己没耐心学。他一样的教,也想过好好教他怎么发酵,其他人都学会了,只有他不会,还能怪他。
苗大力当时怎么回他的,怀疑他私下给其他人开小灶了,他说没有也不相信,让他去找汪承发去问去学,他也怀疑汪承发是站他这边。
谁都不相信,又不听劝,能教会他后面的操作就己经很不错了。要不是看在小玉的份上,他才懒得和这样的人多说话,怕蠢气会传染。
赵大麦倒是相信赵林的解释,只夸他的法子好用,就不该对苗大力太客气,苗家人都不是好的,赵二秀嫁过去久了,也被苗家人教坏了,还好小班不像苗家人,反倒像赵家人多一些。?·¢咸,,·鱼[$看?_`书¤ ′ˉ免?费$e阅ˉ}读a:
就这样办,苗大力同不同意都这样决定了,他不同意就滚出去,别做赵家的独门生意。
事情定下来,正好借着过年的机会通知赵大秀,让她提前做准备,也不用事到临头再着急。嫁出去的闺女除了要出寿桃钱,还要负责赵有德寿宴当天穿的新衣服。
依赵大秀的性子,肯定不会要赵二秀承担,同时还要给李桂花再准备一身新衣裳。他们不提前说,临到头再通知肯定来不及。
赵大麦猜得还真不错,他们不提这事,赵大秀也会主动问。寿桃只花钱还好办,做衣裳要当女儿的亲自动手,一针一线缝起来可不容易,上面还要绣花,更时间和精力。
赵大麦通知她的时候,知道只办中档次的寿宴,她也松口气。娘家兄弟有钱是好事,但要显摆选档次高的宴席,她还真有点吃力。
也不是拿不出钱,只是家里三个儿子都等着成亲,花钱的地方还多着,给娘家花多了,儿子成亲上面就得抠一点。她倒是不怕委屈儿子,就怕婆家人知道后不高兴。
别看这些年她在婆家厉害,又生了三个儿子,实际上也受了一肚子气。~1~8,5.t`x,t-.!c¢o¨m^不过是有三个儿子,外人看着风光,过日子谁又不是受一肚子气。
这己经算好的,汪承发为人不算太差,三个儿子慢慢长大,她的底气也是一天比一天足。再加上如今汪承发还靠着娘家赚钱,对她倒是越好了。
如今汪家村那边很多小媳妇羡慕她日子过得好,也是不知道她也过一肚子委屈没人诉说的时候。
这些往事赵大秀也不想提,连回忆都不想,只是看到赵二秀日子难过,为她难过着急。成亲前看着也不蠢,怎么就把日子越过越糟。她想出面劝解,赵大麦倒不拦着,只是希望她别失望。
赵大秀瞪了赵大麦一眼,她就知道娘家兄弟也靠不住,要不是有赵林这个异类, 上次小玉的事怕是都没人管。她也是事后才知道这事,嫁人了就身不由己,别说亲妹妹的事,就算娘家父母生病能看几眼就算好的。
姐妹俩不知道聊了些什么,总之最后还是不欢而散。赵大秀离开前找到赵林,让他以后不要再管赵二秀,就由着她自生自灭最好。
说完她就气冲冲走了,连饭都没留下吃。
赵林肯定不会把她的气话当真,只是也想不到什么事能让她生这么大气。他好奇,让赵大石去找赵二秀打听,结果听完也十分无语。
“二哥,你知道二姐和大姐说了什么。”赵大石神秘兮兮卖关子。
“有话就说,有……”后面几个字在看到平安走过来的时候,他自觉收回去。当着孩子的面说脏话不好,为人父母后他才知道言传身教的重要性。
赵大石嘿嘿一笑,笑完才说:“二姐想把小玉嫁到汪家,让大姐挑个儿子出来结亲,然后大姐就生气。”其实他觉得小玉嫁去汪家也挺不错,婆婆是亲姨,以后没娘家兄弟撑腰也不担心受欺负。
赵林自然不赞同这门婚事,还好赵大秀也很反对,他完全不用担心会成。要是两边都乐意,说不得他要站出来反对。
赵大石不明白为什么赵林也不同意,亲上加亲多好的事,可惜他没有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