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顾家老宅张灯结彩,金桔满院,客厅摆满了宾客送来的慰问品,八仙桌上则摆着“军功章果盘”。_¥.3/?8?{看+书!°网_ °-o首^£发.$*
南向晚跟顾野征带着三个孩子走进客厅时,顾母立刻迎上来,她笑容满面地接过她手里的礼盒。
“晚晚,你可算来了,老爷子都念叨你们一上午了。”
三胞胎——老大顾鸿博、老二顾湘、老幺顾晨瑞,穿着顾母送来的同款定制红色小唐装,奶声奶气地大声喊道——
“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过年好!”
“好好好,我的乖乖孙儿们,过年好。”
顾母开心得牙都合不拢了。
顾校长则弯下腰来,一人送了一份新年礼物,包装得很精美,上面还提了字,可谓是十分用心了。
“这是爷爷送你们的第一份礼物,笔墨纸砚之学,不可以不玩,你们猜这是什么?”他慈爱又温和地笑着问他们。
老二眨巴着一双大眼睛,不太明白,所以歪着脑袋,书写着一个大大的“?”号。
前面一句,后面一句,她都懂,可中间那句,是什么意思?
这是一个较真、又会琢磨事情本质的主。
老幺则摇了摇:“不是玩具。\萝¢拉?小~说\ ?已!发/布′最¢新¨章?节.”
他有些失望。
贪玩的天性可见一斑。
唯有老大,他想了想:“笔。”
顾校长愣住了,看了南向晚一眼:“你教过他?”
南向晚却笑着摇了摇头,她问老大:“为什么是笔?”
“爷爷说了,笔,不可以不玩,所以是笔。”他回答得十分简洁。
顾野征立即笑了,揉着他的小脑袋:“不愧是我儿子,会抓重点。”
顾校长当即与顾母对视一眼,眼中带有笑意。
顾老爷子听到有孩子的声音,赶忙拄着拐杖从楼上下来,一见到三个软软糯糯的“小团子”,眼睛一下都笑眯了:“哎哟,我的乖曾孙们来了!快、快来让太爷爷抱抱!”
南向晚站在一旁,看着顾家人如此疼爱孩子们,一家和乐融融,这是她之前从未想过的家庭氛围。
顾老爷子逗着孩子,忽然抬头看向苏晚:“晚晚啊,既然回来了,你什么时候正式跟家里人说一声?孩子们总归是要认祖归宗的,要不以后就住在顾家吧。”
南向晚看了顾野征一眼,他们俩之前己经商议过了,并且有了决定。
“爷爷,你们也知道,我跟顾野目前都没办法全心全意带孩子,他在军部,我则要去考大学,所以想征得你们同意。.8*6-k.a,n~s-h*u*.′c\o.m¨三个孩子,我打算暂时两边分开养吧,外公外婆带老幺,爸妈则带老大、老二,等孩子们都到了上学的年纪,我跟野征也相对安定下来,就将孩子们都接回来,由我们亲自教养他们。”
那天南向晚跟家里人都商量过了。
南向晚想着自己如果不解决魏家这桩麻烦事,留在柴市只怕也会牵连他们,所以孩子她暂时不能带在身边,既然如此,交给顾家其实是最妥善的处理方式。
可外公外婆也舍不得孩子,为着这事,夜里哭了好几次。
南向晚心里头也难受,于是想着,反正她生了三个,不如留下一下叫外公外婆先带着吧。
等再过几年,邓星洲结了婚,也有了孩子,他们当曾爷爷曾奶奶,自然会被接到县里享受天伦之乐,到时候她再接走孩子,他们想必就不会觉得孤单了。
顾母却有些犹豫:“晚晚,你外公外婆,又要干活,又要带孩子,会不会太辛苦了?”
之前明明说好,由她跟老顾来带孙子,今年他们俩也相继退休下来,有的是闲心跟爱心帮忙带孙子,这一下少了一个宝贝,她心里着实不舍啊。
主要是乡下那条件,她也真怕亏着她孙孙啊。
这话虽然没明说,但南向晚懂她的心思。
“这两年多近三年,基本上三个孩子都是外公外婆帮着我带大的,他们身体目前还算健康,再说现在孩子能跑能跳,最艰难的时期都过来了,他们自然没问题的。”南向晚委婉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妈,您放心。“顾野征这时也出声了:“三个孩子外公外婆都能带,更何况是一个,我们己经商量好了。”
最后一句,是向她表达这件事情在他们这里己经没有回旋余地。
顾老爷子倒是对邓家知根知底,他们可不是什么愚昧的老头老太太,人都是读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