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正常来说,老爷子朱棣的套路朱瞻塙再熟悉不过。?w_a~n,b!e?n`g_o^.?c/o~m*
无非就是先对你产生怀疑,而后又故意重用你,营造出一种备受宠信的假象,让你在得意忘形的时候,不经意间露出破绽,最后再雷霆出手,将一切掌控于股掌之间。不过,朱瞻塙对此却丝毫不惧。整个锦衣卫如今几乎都是自己的人,况且参与此次布局的,无一不是跟随自己多年的心腹。且不说他们会不会向外界交代事情的真相,即便是有人扛不住压力交代了,那又能如何?首先,没有确凿的证据。其次,倘若真的查出来是老三家陷害老大家,这可是皇室丑闻,一旦宣扬出去,整个皇室的颜面都将荡然无存,而最终这口锅还是会算在朱棣的头上。作为皇帝,朱棣绝不可能轻易将这种丑闻公之于众。所以,在朱瞻塙精心策划陷害了朱瞻基之后,他料定朱棣只会先惩罚朱瞻基,然后暗中派人调查事情的真相。但最终的结果,大概率不过是不了了之。而在这段时间里,朱瞻塙觉得自己可以利用各方势力的混乱,暗中完成布局。想到这,朱瞻塙脸上浮现出一抹自信的微笑,他整了整衣冠,迈着沉稳的步伐,缓缓向着皇宫之中走去。?¤微?趣.o小¤>说_网@×e ?>追!最$1新!章%[×节?))与此同时。汉王的军营内,气氛略显压抑。汉王并非有勇无谋之辈,他深知造反这件事可是关乎到自己的身家性命,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的下场。所以,他同样在焦急地等待着各方传回来的消息,寻找最佳的行动时机。不多时,两个暗探匆匆赶了回来。这两人毕竟不是专业从事情报收集的,行动速度上会比那些训练有素的探子慢很多。他们一路小跑着进入营帐,单膝跪地,气喘吁吁地向汉王禀报:“启禀王爷,太孙在秦淮河畔喝花酒,已经醉到不省人事,此时正在青楼之中听曲。”汉王目光阴沉地看着他们两个,冷冷地问道:“可是亲眼看到了?”其中一个暗探赶忙回答:“回王爷的话,我们兄弟就埋伏在周围,亲眼看着太孙带着孙若微登上二楼。当时楼内灯火通明,我们看得真切,绝无差错。”汉王暗暗地点了点头,心中忍不住想着,自己这些亲卫乃是斥候营的精锐,平日里训练有素,观察力敏锐,必然不会出现差错。确认了这一消息后,汉王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一些,觉得自己等待的时机或许已经来临。\w!z~s+b,o.o*k*.^c¢o_m/随后,汉王轻笑了一声,那笑声中带着一丝阴谋得逞的意味。他对着两个暗探说道:“盯紧太孙,一刻也不能松懈,有任何动静立刻来报。”接着,他又转头对着营帐内的其他将领大声下令:“剩下的人随本王出发。”“末将遵命。”“末将遵命。”众将齐声回应,声音在营帐内回荡。说罢,汉王满脸笑意地走出了营帐,身后副将紧紧追随。在他看来,今夜那狼崽子不在,就是最好的机会。夜幕深沉,校场上一片寂静,唯有月光洒下清冷的光辉,映照在排列整齐的大军之上。汉王大步流星地来到校场中央,随后一个利落的翻身,稳稳地跨上了战马。汉王骑在战马上,目光缓缓扫过今晚要带出去的大军。这些士兵,每一个都是他从靖难之役一路走来的生死兄弟,在汉王心中,他们绝对值得信赖。 为了稳定军心,汉王双腿轻轻一夹马腹,纵马从队伍之中穿梭而过。马蹄踏在坚实的土地上,发出有节奏的声响,在寂静的夜空中传得很远。一边走,汉王像是陷入了对青春往昔的深深回忆,他扫视在场士兵的同时缓缓开口说道:“诸位,一路与本王生死相随,皆是本王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啊。”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感慨,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想当初,靖难之时,本王麾下兄弟是何其之多。那时,我们怀着满腔热血,在战场上奋勇厮杀。”汉王微微顿了顿,语气中带上了一丝沉痛,“可惜啊,大多数兄弟命薄,没能与本王一起享受如今的富贵荣华。”说到这的时候,汉王故意长长叹息了一口气,声音在夜空中回荡,带着无尽的惋惜。“分酒,敬曾经一路血战的兄弟。”汉王的声音陡然提高,打破了短暂的沉默。说话间,他已经纵马来到了队伍的最后方。听到命令,将士们也都不约而同地转过身,面色凝重的看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