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书说到大奸佞王钦若被行刑,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平定幽州后,杨延昭在肖太后的密档文版中找到大量证据,被俘丞相张华也证实,王钦若原是北辽国文武状元耶律黑,奉旨打入宋朝廷做内奸。与八王商议此事,八千岁道:“此贼是辽邦奸细已铁证如山,无虑圣上不信!所虑者恐其知机逃走尔!”杨延昭道:“可令杨金豆持你银牌进京密令呼延丕显暗地监视、相机捉拿!令杨金瓜、穆瓜各持吾大帅令通知天井关、澶渊关守军见王即拿!量他也插翅难逃!”
却说王钦若得知幽州陷落,料到末日来临,携家出逃难掩人耳目,竟狠心抛弃家小,坐官轿伪称到北关‘三官庙’上香,只身扮游方道士从后门逃出京城,去黄河渡口顾船,欲顺水路逃走。呼延丕显听家将报老贼入庙一个时辰未出,亲自入庙查看,知老贼已金蝉脱壳,急带两个兄弟及家将飞骑追赶。在朱仙镇外将其围住,王钦若竟解下暗藏的九节鞭拒捕,呼氏三兄弟围战多时,将其拿获,带回京城押在呼府等八王回京时处理。庙祝不知何故,向有司报案‘王大人不知何故在庙内挂冠潜形’了之。
赵德芳进京后,向真宗奏报了王的作奸证据,真宗龙颜大怒道:“朕正不解他为何挂冠而去!如今此贼已见机逃走,岂不便宜了他!”八王道笑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臣已下令将其密擒于朱仙镇外矣!”真宗大喜道:“如此误国大奸,当何刑处置?”八王恨恨地道:“庆功宴上,凌迟老贼!乐功臣、吓使节、警百官!一箭三雕岂不美哉!”。【注,古代对朝中罪大恶极、杀头不足以泄公愤的佞臣,有三种特别残酷的刑罚。对于已死去的人,用‘掘墓鞭尸’就是把死人的尸骨挖出来,当众鞭打粉碎成粉末,撒扬沟豁,使他魂飞魄散永远不得超生;对活着的人轻则用‘五马分尸’就是把犯人的头与四肢分别拴在五匹烈马拖的绳子上,骑在马上的刽子手一齐驱马向五个方向扯,把犯人的身体活活拉裂成五份。对犯人用极刑,则是‘凌迟’就是把犯人绑在桩上,一刀一片慢慢割肉,说是千刀万剐实际上规定是三百六十五刀。在行刑时,刽子手为了在犯人死前完成刀数,都是一刀只割下一小片肉,只到快割够刀数时,才对犯人开膛剔骨,这时犯人已经死去。如果侩子手没有完成三百刀,犯人已经死去,他是要受惩罚的,因为执行时监刑官在傍边数着数呢。】真宗道:“正合朕意!”于是乎,作奸近二十年的王钦若被千刀万剐,受尽痛苦而死。行刑中,焦赞竟索取两片心头肉,沾醋生食,嚼得吱吱有声,且大呼:“解恨!”席中观者,无不棘然!从来未见过这种情景的耶律玉镜不由一阵恶心,悄然呕吐不已。
庆功宴后,宋真宗诏令辽国二太子耶律正绪上殿,当众责之道:“尔先人与大宋国为敌达数世之久!已遭天谴!按理尔等亦应‘斩草除根’以绝后患!朕本着圣人‘兴灭国,继绝世’之仁道赦尔等一死,封尔为‘安王’。带同臣下回幽州,管理燕、赵一带百姓,安居乐业。每年将该地赋税解交朝廷一半即可。”耶律正绪等千恩万谢而去。孰料十八年后又反大宋,拖累年过半百的穆桂英挂帅平叛,这是后话。
古人云:“太平本是将军定,不容将军见太平!”此语出自何人之口,暂不考究,然笔者认为此语大有哲理!纵观历史史实,各朝历代,都有不少横空出世的忠臣、良将。他们在起事之初,或是风云际会之时,身份不管是主动参与的族人、属下、盟兄弟;或是被访请而感恩追随的山野隐士;或是感德而降的帅才、悍将;欣然追随某一朝代的开国之君,凭着自身的艺业,为其出生入死打天下。他们或因江湖义气,或因感恩报德,或因复仇的火焰,或因某种信仰,或因一己之私、为升官发财,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在你死我活的沙场上,在九死一生的拼搏中,在重伤、大病、且缺医少药的条件下都能奇迹般地活下来。然而,一到天下太平、功成名就该享乐的时候,却很少有人能够如愿安享奋斗得来的成果!不是犯‘罪’被杀,就是因‘病’辞世。当年汉刘邦‘末央宫’诛韩信;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朱元璋‘火焚庆功楼’、、、、、、都是血淋淋的史实。像诸葛亮鞠躬尽瘁寿终正寝;刘伯温功成名就后飘然离去,这是特例!所以,历朝功勋到老能够削职为民、解甲归田恐怕是最好的结局了!当然,这不是绝对现象,也有特殊例外,像唐太宗李世民坐天下后仍用昔日打江山时的部属‘魏百策、程咬金等继续辅佐朝政、共享太平,创建‘贞观盛世’就是特例。这种现象令后人叹惜不已!原因何在?史学家们心知肚明,却不敢落正史记载。作为闲着无事,胡编民间传奇,以娱晚年的敝人,更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