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张牙舞爪的巨大猛虎咆哮着向宋军冲来。地下也隐隐传来隆隆之声,显然阵中机关埋伏也同时发动。杨延昭情急,奋起神力,使一招‘许真君斩蛟’把苏柯庆的双枪打的齐齐枪头扎地。对大吃一惊的苏柯庆道了一句:“食言鼠辈!背信小人!”回马指挥诸将迎敌。苏柯庆不知阵势何以突然发动,让自己失信于人,红着脸气冲冲回阵查原因。原来,大辽国师吕客昨日已得密报,知道白虎阵主妄逞匹夫之勇,闭阵交锋。心中狡计顿生,伪作不知,次日
密调土星援军埋伏阵外,趁苏、杨大战时潜入阵中,令长沙军发动阵势围攻宋军。
杨延昭遇变不惊,迅速把五万宋军变成‘一字长蛇阵’。令岳胜、杨太保押蛇尾;黄平、熊山斗护蛇腰;亲率杨兴、焦赞、孟良为蛇头,与辽兵展开‘龙虎斗’。五万宋军尤如一支巨大的蛇矛,在白虎阵中左冲右突,所向披靡,杀敌无数。然,毕竟不熟悉阵势变化,所到之处,不是重兵围堵,就是机关陷阱、、、、、、苦战到晚,不但破阵无从谈起,突围也成问题。杨延昭令人困马乏的将士稍歇,竖起简易云梯登高望,见西南角喊杀声此起彼伏,似有人马突入,料是援军。随下令人马向西南方向冲杀。果见一位白袍小将,像一条凶猛的大白鲨冲波破浪而来,枪起处人仰马翻、鞭打下血肉横飞,转眼来到跟前,立马高喊:“吾乃七郎之后杨宗英是也!白虎阵机关已破!宋将可随吾冲杀!”杨延昭不疑有他,带头随小将冲去。果然,所到之处,守军有限。曲折迂回多次,轻易攻克堡垒多处,直到荡尽阵内残敌,既未遇到重兵防守,也没碰到苏柯庆的将士。杨延昭甚觉奇怪,直到破了白虎阵,收兵回营时,延昭才得知真相。
原来,杨延昭在阵中苦战时,九龙谷顶峰有一位白发苍苍的道爷,带一位少年观战。道爷名叫王世仁,其父是火山王拜弟王金锁。金沙滩血战后,流落北地牧马,被化名木易的四郎杨延朗救出,先在驸马府做总管,因被曾在宋军中潜伏的辽将耶律幽在酒店认出,不得已杀了耶律幽。隐于苏武庙做住持。杜金娥在神仙山分娩时,恰王道长入山采药夜宿小山村。房东深夜抱遗孤入室,王道长细看遗物,知道是杨家七将军骨血。就与房东商议,将杨宗英抱到苏武庙哺养。也真难为他,竟设机关活捉一头母豹子,养在庙后,每日挤豹奶哺喂杨宗英。养到三岁就教他学吐纳运气、睡光板石床增加身体抗力、扎下扎实的根基,七岁送到五台山学艺。五年后回到庙中,又将自己的飞檐走壁轻功,破机关、做削器、口技、妙手空空等小巧功夫,星、卜、医、道、杂学悉数传给宗英。目下,杨宗英虽然年仅十六岁。已是马上、马下武艺精通,兵书战策、烂记于胸,机关削器、暗室埋伏、一看就了然,各地方言听得懂、会模仿,易容化妆、妙手空空也是学有专精。王道长算就今日杨延昭有难,就把杨宗英领到九龙谷高处,指点道:“现在阵中的宋将,名叫杨延昭,是你的六伯父,你父是他七弟杨延嗣,你母是杜金娥,宋将不识白虎阵的变化,已陷入困境。你马上下去,口讲番语,混入阵中。先杀了做为虎耳的两名摇旗巴图鲁,再打碎作为虎眼的两面特大调兵锣;然后摸到第三座堡垒前,远远将这三颗霹雳弹按下机关,扔进堡内,毁了机关操纵室;而后领着宋军从虎须杀到虎尾,阵就算破了。破阵后就归宗回家吧!不必再来见为师矣!”
杨宗英含泪拜别师傅,催马冲入白虎阵,在消息室前遇到苏柯庆,苏见他窥探消息室,知他是宋将。就道:“回告杨延昭:发动阵势围攻者,乃吕客老杂毛也!苏某并未失信于他!为报复吕客,吾已毁掉机关操纵室,阵中埋伏已不起作用。遵约定某带长沙兵回国,不再管辽邦的闲事矣!”
杨延昭听宗英说明原委,以手加额道:“皇天保佑!杨门有幸!,大宋朝有幸!七弟有子如此,也可含笑九泉矣!”回到连营,杜金娥、杨宗英母子相认;佘太君喜得佳孙;八千岁贺喜、庆功,大宋连营自有一番感人情景、热闹场面,无须细表。
却说辽主肖太后闻奏白虎阵已破,龙心不悦,招吕国师责之曰:“国师曾言,天门各阵皆固若金汤、牢不可破!何以旬月时间,连失数阵?爱卿有说词呼?”吕客诚恐诚惶地奏道:“太阴阵黄琼女投宋,铁门金锁阵马图凉擅自与敌交战,白虎阵苏柯庆撤兵回国,皆盖用人不当所致!山人亦深感痛惜焉!好在还有‘迷魂连环阵’在前,‘通明殿’在中,‘黄河阵’阵在后,整个阵势骨架仍在,山人再做调整,以后宋军就无机可乘了。”萧太后信其所言。
过了几天,杨宗保见陈老祖不安排破阵事宜,忍不住问道:“师傅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