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话说杨家将 > 第十四回 计收杨家将

第十四回 计收杨家将

,因为宋太宗下令在天波门外,新盖一座规模宏大的‘无佞府’,据说是给已经暗中投宋的河东杨令公家准备的,因为太宗不久就要出兵太原,联合杨家灭掉北汉。老掌柜担心太原城破之时,在太原的女儿家中人口受波及,特派我来太原通知家中人及早转移到城外乡下,以避兵患。你如果把这个消息告知国舅,必能得到重赏,当然,你如果能把汉主的动向提前告诉我,我也有重谢!

蒋富贵回到府中就把此消息告诉了赵遂。赵遂对杨令

公素有嫉妒之心,早就有意除掉杨继业。听得此谣言,如获至宝,马上进宫奏知汉主。请汉主发兵代州向杨继业问罪。兵部主事丁贵奏道:“臣以为杨家两代都是忠心为汉之臣,仅凭市井谣传就发兵征讨似乎欠妥!以臣愚见,应该先派人去汴京打听明白,如确有其事再问罪不迟!何况,那宋太宗、赵普、赵德芳、杨光美都是计谋百出之辈,焉知不是反间之计?还请圣上三思!”汉主也深知此事体重大,不能轻举妄动。就采纳丁兵部的意见,派内宫侍卫副总管刘胜,化名‘宋文山’赴汴京打听消息。赵遂下朝回府重赏蒋富贵,许愿:一旦搬倒杨令公、即升蒋富贵为国舅府总管。蒋富贵随把此消息告诉王祥,得到十两黄金的重谢。杨光美得到确实消息后,就安排王祥立即转移住所,小心与蒋富贵保持联系继续探听消息。自己领李华倍道而行,返回汴京。途经天井关,留下李华等候刘胜,自己回汴京向太宗奏报进展情况。

刘胜到了天井关,守军以夜不开关为由不放刘过关,刘只好在关内村店住下。夜里,受李华安排的店小二,在刘胜及其随从的马料里洒上泻药、、、、、、。

第二天,刘胜二人的马行不到十里,开始交替拉稀,十多次后,这两匹长程好马不但不能驮人,就连自己空走也困难。正在为难之际,忽听蹄声达达,铃声叮,抬头一望,山间小道上过来一个骑马的行路人,看打扮像是个走方郎中。刘胜忙施礼问道:“请问这位先生,此地到山下的村庄还有多少路?村中是否有卖马的生意行!”“还有十多里!”那人一边下马一边回答:“不过村里没有卖马的!怎么,二位要做马匹生意吗?”刘胜见来人说话不是河东口音就道:“我们是泽州人,去陈州探亲,今天坐骑突然得病拉稀不止,不能骑用,想卖掉另换好马!”那人拉着刘胜的马缰先看了看马的舌头,又仔细观察一下稀马粪,对刘胜道:“二位客官的马都是能行长程的良驹,卖掉有点可惜!据在下看可能是昨夜饮了不干净的水造成拉肚子。前面不远有一道山溪,我箱子里有药,喂一点即好!”刘胜大喜道:“那就有劳先生啦!”三人各自牵马步行。漫步闲话中得知那人叫李华,居住汴京卧龙街,来怀庆府一带游方行医已有月余,现在准备返京,三人正好一路同行。走不多远果见一道潺潺溪水哗哗南流。李华取药喂了马,对刘胜道:“再南行数里就是西万村,我等到村里喝点茶,买几斤黄豆喂喂马,休息半个时辰就可以骑上走啦!”刘胜自是连连赞同。进村看到路边有家饭店,刘胜热情地邀李华进店打尖、喂马。几杯酒下肚,三人你兄我弟的成了相见恨晚的熟人。从怀庆府到汴京,一路之上吃饭、喝茶都是刘胜与李华争抢着付银子。进京后李华将刘胜二人引介到‘汴梁老店’住下。第二日赶早到店中主动当导游,引二人游逛京城。走到天波’无佞府‘前,李华不仅详细讲了杨府的建筑背景,还加上自己的评论道:“人哪!还是有本事的好,你看人家杨令公家,人还在河东未来就先封了‘侯爷’、诰命,盖好了府邸。还有呼延赞,听说他原是太行山的响马头,一来投宋就封了大官,还住在皇城里、、、、、、”说的刘胜暗笑不已。三人开心地游了一上午,李华要拉二人到家中用饭,刘胜再三坚拒反而将李华拉上了酒楼。下午刘胜借口还要赶赴陈州,就告别了李华,急速返回太原。

汉主得刘胜奏报,深信杨继业已经暗中投宋。就先下手为强,派礼部侍郎贾芳义拿大批珠宝从娘子关潜往辽国,请求辽主派强兵猛将立即攻打雁门关,同时派赵遂率五万精兵前往代州夹攻杨家军。

王祥得知消息就将带来的两只飞鸽全部放出,杨光美将飞鸽传书奏知太宗,太宗大悦,认为收复河东的时机已到,决定御驾亲征。下诏潘仁美为招讨使、呼延赞、李建忠为前部先锋,柳雄玉、耿忠、耿亮为先锋营将官,高怀德、高怀亮为左右救应使,御林军总教头王全节、李明为护驾大将军,八千岁赵德芳、步兵太尉党进、左枢密使杨光美,新科状元吕蒙正为随驾文武大臣,开国王大将军曹彬为合后;另密诏大将军郭进领两万骑兵,沿辽汉边境日夜兼程到雁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