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站在临时搭建的工作台前。
眼前全息投影显示着详细的物资清单。
"量构,再次确认一下我们的口粮情况。"
蓝色光芒在空气中凝聚。
形成精确的数据表格。
"压缩营养块剩余14个,蛋白质补充剂3包,维生素片剂27片。
按照标准摄入量计算,可维持9.5天。"
李明轻轻敲击工作台。
眉头紧锁。
"不到十天。"
他低声自语。
"能源问题还没解决,食物又成了新的威胁。"
量构的声音平静而客观。
"建议开始评估本地生物资源的可食用性。
初步扫描显示,部分植物结构与地球碳基生命有相似之处。"
"我们需要更高效的采集工具。"
李明调出全息设计界面。
手指在空中划过。
"现有装备太过基础,效率低下。"
量构立即响应。
投影出一系列材料分析和工具设计方案。
"正在整合求生舱合金特性与本地矿石硬度数据。
建议设计多功能采集工具,兼具切割、挖掘和取样功能。"
李明的手指在虚拟界面上快速移动。
调整参数。
优化结构。
工程师的专业素养在这一刻展现无遗。
"材料比例需要调整。
本地矿石硬度足够,但脆性太大。
增加合金含量,牺牲一点重量换取稳定性。"
三小时后,一把形似多功能军刀但更为复杂的工具在纳米建设单元中成型。
它拥有可伸缩的主刀片、小型铲状附件和精密取样器。
"多功能采集工具,完成。"
李明拿起工具。
感受它在手中的重量和平衡。
"现在,是时候认真了解这个星球能提供什么了。"
接下来的两天,李明在求生舱周围的安全区域内,系统性地采集了21种不同的植物样本。
工作台上整齐排列着各种形状奇特的植物组织。
有像水晶般透明的叶片,有脉络呈几何图案的茎干,还有散发微弱荧光的根系。
"开始第一轮筛选测试。"
量构投影出复杂的分析界面。
同时启动了求生舱内置的生物分析模块。
"样本1至7,硅含量过高,人类消化系统无法处理。"
"样本8至12,含有类似地球植物碱的化合物,潜在毒性风险。"
"样本13,有机分子结构与人类可消化食物相似度达42%。
但含有未知金属离子复合物。"
李明专注地记录每一项数据。
建立起一个详细的风险等级表。
他的科学训练和工程思维在这一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系统性采样,控制变量,量化分析,风险评估。
"样本19引起注意。"
量构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罕见的兴奋。
"这种蓝紫色浆果,其分子结构与人类可消化食物相似度达67%。"
李明拿起那颗略大于蓝莓的果实。
它在光线下呈现出深邃的蓝紫色。
表面有细微的六边形纹路。
"有任何己知毒素吗?"
"未检测到与地球己知毒素相匹配的化合物。
但含有一种未在数据库中记录的物质,暂定名为X-37。"
李明思考片刻。
做出决定。
"进行细胞培养测试。"
提取少量X-37。
观察与人体细胞的反应。
量构启动了求生舱的微型实验室模块。
一滴蓝紫色液体被精确提取。
与培养的人体细胞样本混合。
全息显示屏实时显示细胞活动。
"细胞膜完整性保持稳定。
线粒体活性正常。
未观察到细胞凋亡信号。"
量构报告道。
"初步结果显示无首接细胞毒性。"
李明点头。
但依然谨慎。
"继续观察24小时,确认没有延迟反应。"
第二天,细胞培养实验依然显示安全结果。
李明站在工作台前。
手中拿着一小片蓝紫色浆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