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对贤贵妃宜修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温和与善意,这份态度转变的背后,藏着皇后深沉的算计与审时度势的智慧。
皇后深知,在这紫禁城的权力游戏中,宜修的地位早已稳固如山,非她人所能轻易撼动。皇上明里暗里布置了一场权力的棋局,让贤贵妃与淑妃相互制衡,以此维持后宫的微妙平衡。皇后则巧妙地置身事外,她不需要亲自下场争斗,只需扮演好大管家的角色,确保自己的地位稳如泰山,同时静观其变,伺机而动。
宜修对此感到既惊讶又好奇,她心中暗自揣摩,皇后为何会突然改变态度。于是,她不动声色地运用自己擅长的技能进行探查。终于,她得知了真相——原来,这一切变化的源头,竟是太后的一次私下召见。
那日,太后将宜修召至慈宁宫,语重心长地对她说:“荣嫔(注:此时她还没被封为皇后),哀家深知你心性沉稳,智慧过人。哀家希望你能在成为皇后之后,不仅管理好后宫,更要让皇上的子嗣更加昌盛,延续我朝血脉,你可明白这其中的深意?”荣嫔闻言,心中虽波涛汹涌,面上却不动声色,恭敬地行了个大礼,答道:“臣妾明白太后的苦心,定当竭尽所能,不负所望。”
太后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哀家年事已高,心力交瘁,实在看不得后宫中这些尔虞我诈、乌烟瘴气的景象。你若能以大局为重,掌管六宫,使得后宫安宁,皇上无忧,那便是为我朝立下了大功。”
至此,宜修终于明白皇后态度转变的缘由——原来,太后已经在暗中为她铺平了道路,而她,也将成为这后宫权力游戏中,一颗至关重要的棋子。
自从皇后之位尘埃落定,由钮祜禄氏荣耀加冕后,贤贵妃宜修便以一种超脱的姿态,将自己长期以来悉心打理的六宫事务,一一交接给了这位新皇后。她的这一举动,不仅是对皇后权威的尊重,更是对后宫和谐稳定的一份贡献。宜修深知,权力的更迭需要平稳过渡,她的退让,是为了让后宫的每一位嫔妃都能在新皇后的领导下,继续维系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宁。
淑妃,作为后宫中另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见状也迅速做出了反应。她以同样的姿态,将自己手中的部分权力悄然交还,以实际行动支持着新皇后的工作。淑妃的这一举动,无疑为后宫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使得其他嫔妃纷纷效仿,共同营造了一个和谐共处的氛围。
而钮祜禄皇后,自登上后位以来,便一日未曾懈怠。她不仅要处理繁重的六宫事务,确保后宫的每一个角落都井然有序,还要兼顾自己刚刚抱养的孩子——晶婉公主。晶婉公主的到来,为皇后平添了几分母性的光辉,也让她的生活更加忙碌而充实。皇后对待晶婉公主视如己出,倾注了全部的爱与关怀,力求给她一个温暖、健康的成长环境。
每天,皇后都在忙碌中度过,既要处理六宫事务,又要照顾孩子,但她却乐此不疲。在她看来,能够成为后宫之主,为皇上分忧解难,为孩子们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是她此生最大的荣幸与责任。
最重要的是家族对她的支持现在也特别大。虽然身体疲惫,但心中却充满了满足与幸福。她相信,在自己的努力下,后宫定能成为一个和谐、温馨、充满爱的大家庭。
但是后宫中的争斗从未停歇,钮祜禄皇后能够坐稳皇后之位吗?
第110章 安嫔有孕
宜修深知后宫风云变幻,新皇后的登基意味着权力的重新洗牌。为了确保自己及团队在这动荡时期能够安然无恙,她特意召集了自己信赖的小团队,在自己宫殿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
会议伊始,宜修神色凝重,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定。她环视四周,缓缓开口:“如今宫中已有新后,我们需得更加谨慎,暂避锋芒。在这个敏感时期,任何一丝不慎都可能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我要求你们每一个人都要严加管束自己手下的人,确保他们不惹是生非,不给新皇后添乱。”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并恭敬地行礼回应,表示已将宜修的话铭记于心。宜修见状,微微点头,继续布置任务。
“欣嫔,”宜修的目光转向一位温婉端庄的女子,那是她特意挑选来的得力助手,“你需得加倍小心,照顾好佳婉和温婉两位公主。她们是皇上的掌上明珠,也是我们后宫的希望。你要确保她们的安全与健康,不容有丝毫闪失。”
欣嫔闻言,神色更加凝重,她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连忙应声道:“臣妾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娘娘所托。”
随后,宜修又将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