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杨不好意思道:“哪有皇叔说的那么厉害,就是引蛇出洞端了他们的老巢而已。”
太子道:“妹妹太厉害了,我也想跟妹妹一起去,可是每天都要听夫子授课,只能羡慕妹妹了”
萧太后道:“太子学好治国之道,杨儿学好武学,你们可是大辽的未来,都很重要的”
萧杨和太子对视了一眼相互打趣道:“那以后请长公主多多指教了”“以后还请太子多多关照”萧太后笑道:“你们兄妹齐心,以后的大辽会越来越好,没人敢打大辽的主意”
萧杨思索了会道:“祖母,昨日抓回的流寇经过审问后交代了他们是由于各方势力压榨后流离失所,为了活命不得已杀人越货的,杨儿想如果不想办法根治很有可能会引发暴乱的”
太子一惊道:“各方势力盘根错节,但是只要拿下其中一支势力便能杀鸡儆猴,各方也就会有所收敛了”
萧太后欣慰地道:“杨儿在军中学到很多东西啊!我这个祖母也要有所奖励,昨日六王提议任命你为先锋将军,哀家觉得可以,太子论政的方法能不能有用,就要依仗杨儿来验证了,以后你们要互相配合,互相学习,太子的武术也不能落下,别以后还要妹妹保护,你要保护妹妹”
“孙儿谨遵祖母教诲”太子和萧杨齐声道
箫太后道:“杨儿既然说了,那有什么计划吗?”
萧杨有条不紊地说道:“首先雇佣流民种地,鼓励流民在封地定居,发放粮食稳住民心,其次弄清楚盘踞的势力的目的,搜索证据,时机成熟便一举拿下”
萧太后点点头看向太子,太子道:“各方盘踞的势力都是根深蒂固的,其中牵扯出的人也不会少,而且搜证才是最难的,妹妹打算怎么做?”
“我有四个随从基本没人见过他们,到时候就乔装进入,这样既不会打草惊蛇也能理清楚中间的关系”萧杨道
萧太后道:“我们在明,对方在暗,一定要注意安全!”萧杨嘴里塞着肉包子点点头,萧太后宠溺地帮萧杨擦擦嘴角沾上的肉汁,转头吩咐道:“来人,帮哀家拟制:封萧杨为镇远大将军,管理军中事务”随即对萧杨道:“等这个事情结束了,哀家封你为兵马大元帅,把兵权交给你,未来大辽的安全就交给你了。”
未来的路好长,萧杨也知道自己背负的责任越来越重
第7章 名声在外
萧杨回到府中刚进门,元微和元岚跑过来抱住萧杨道:“杨杨你是将军啦!太后亲封的”萧杨不好意思地道:“是六皇叔提议的,别在门口说,咱们去书房吧!”
回到书房中后,萧杨拉着元微和元岚道:“拔掉蛀虫的事祖母同意了,怎么做要商量一下,我的想法是老规矩先探探他们的底细再决定要怎么做”
元微道:“此事不难,我和元岚今晚就动身前往,只是我们四个都不在杨杨的安危呢?”元岚也担忧地道:“不行就等元若他们回来了我们再动身吧!”
萧杨捂嘴偷笑道:“你们是不是忘记了我也习过武的,我自己可以,而且我要高调露面,给你们制造打探消息的机会”
元微和元岚说罢便起身离开了公主府。
次日,萧杨刚睡醒,元若便赶了回来,萧杨拉着元若和元陌去了酒楼用早膳,吃完后又去了军营,还带上各自挑选的马儿去溜达了一圈,一直到晚上三人才一脸疲惫的回到了公主府
第二日他们三人高调又高调地下馆子,逛街,随即去了封地查看了流民的安置情况,还带去了生活物质
在未察觉的角落躲在暗处的一人偷偷偷瞄着萧杨一行人,并且偷描了萧杨的画像,令他们没想到的是次日萧杨的画像便出现在了大宋皇帝的手里,探子向大宋皇帝禀告了:萧太后册封了自己12岁的孙女萧杨长公主为镇远大将军。大宋皇帝把萧杨的画像打开,宋太子立马被惊艳到了,宋皇帝嘲讽地说道:“看来,大辽已经无人可派了,12岁的小女娃都能做大将军了”
逛了一天的萧杨三人回到府中,元微和元岚已等在书房中了,看到萧杨三人回来,二人起身行礼,萧杨抬手道:“快说说有什么消息?”
元微面色凝重地道:“我这边打探到盘踞势力最大的是三王爷,他拥兵自重,而且曾经放出话来,他是最有资格坐上那个位置的,他们计划待太子成年即位后,他们便准备造反”
元岚为难地道:“我这边打探到的盘踞势力是杨杨封地的县令,他的靠山是三王爷,每年他帮三王爷从百姓身上剥削银钱然后交给三王爷充作军饷,我觉得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