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 > 第11章 成汤得人心,终获天下

第11章 成汤得人心,终获天下

姓,宝玉熔了铸农具。” 伊尹在旁边记录:“老板金句 + 1:' 农具比宝玉值钱,百姓比天子重要。'” 商军在夏朝旧地修渠,把桀哥的酒池改造成灌溉池,池边刻上 “喝水不忘挖渠人,吃饭想念成汤君”。

成汤定都亳地后,干的第一件事不是修宫殿,而是扩建渠网。他把夏朝的青铜匠收编,让他们打造翼石配件,青铜鼎上不再刻夏桀的丰功伟绩,而是刻商族工匠的名字。伊尹制定《渠务宪章》:“凡新开渠者,渠名可刻全家名字;凡护渠有功者,赐贝壳币兑换海盐。” 亳地百姓奔走相告:“跟着成汤干,渠长能留名,吃饭有盐拌!”

!成汤规定 “上班穿白衣”,因为白色耐脏,适合下地干活。朝会改在白天开,因为晚上要留时间修渠。最绝的是他把玄鸟图腾和翼石纹结合,设计出商朝 logo—— 一只展翅玄鸟爪子踩着翼石,寓意 “天命在民,根基在土”。伊尹看着新 logo,默默在账本上记:“品牌升级成功,商标注册费:0 贝壳币(全靠工匠手绘)。”

伊尹写治国手册《咸有一德》,开篇就说:“德政就像炖肉,火候要匀,调料要正。夏桀把肉炖糊了,咱们得重新炖一锅。” 他把官员分成 “炖肉五部”:

庖部(农业部):部长必须会用翼石锄,每年下田不少于 30 天;

鼎部(财政部):贝壳币铸造必须刻工匠名字,防伪翼石纹不可少;

俎部(司法部):判案前先去渠边听百姓意见,比青铜鼎占卜靠谱;

刀部(军事部):士兵平时修渠,战时打仗,锄头磨利就是兵器;

叉部(礼部):祭祀只用粟米和清水,不许杀牛宰羊搞浪费。

咎单作为渠务大臣,制定《明居》,其实就是商代版《社区文明公约》:

渠边不许倒垃圾,违者罚修渠三日;

借邻居翼石锄要及时还,否则扣贝壳币;

看见渠水浑浊要上报,隐瞒者送伊尹处学炖肉;

儿童必须学修渠 basics,否则不让参加玄鸟祭。

考古发现,商军的翼石锄刃口含少量青铜,其实是伊尹让夏朝降匠偷偷加的,美其名曰 “农具升级”。夏军以为商族只有农具,结果被 “青铜芯翼石锄” 教做人,这波操作堪称商代 “农具骗术”。

夏桀被流放南巢时,偷偷带了一坛商族的粟米酒,边喝边哭:“早知道成汤的酒这么香,当初就该跟他学修渠,而不是建酒池...” 结果被商族监工听见,报告成汤,成汤大手一挥:“再送他十坛,顺便带两把翼石锄,让他在南巢种地。”

成汤自称 “武王”,其实是伊尹给起的外号,全称 “渠务武王”,因为他打天下靠的是渠务工程和翼石技术。后来谥号简化为 “武王”,但商族百姓私下还叫他 “汤渠长”,觉得比 “武王” 亲切多了。

成汤没事就去渠边溜达,跟百姓唠嗑:“咱们商族能赢,不是靠玄鸟显灵,是靠你们手里的翼石锄。” 他指着渠中倒影:“看见没,水清澈,说明百姓心齐;渠坚固,说明咱们基建扎实。夏桀输就输在,他眼里只有自己的倒影,没有百姓的笑脸。”

伊尹把这话记在竹简上,后来成了商朝的治国名言:“渠清则民亲,基固则国稳。” 每次新官上任,都要在渠边背诵这句话,顺便扛着翼石锄修一段渠,否则不让上岗。

从契的翼石治水,到成汤的翼石伐夏,商族的崛起史就是一部 “基建狂魔的逆袭史”。他们证明了:

比青铜剑更锋利的,是百姓手中的翼石锄;

比天命更可靠的,是让百姓吃饱的渠边田;

比暴君更厉害的,是把治国当修渠的渠务总监。

当成汤在亳地的渠墙上刻下最后一道翼石纹,他知道,商朝的天下不是打下来的,是一锄一锄挖出来的。而伊尹正在厨房研究新菜式,准备用炖肉宴庆祝商朝开国,菜谱上写着:“仁政炖粟米,翼石煮海盐,百姓的笑脸是最好的调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