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朕已经威震四方了,李世民咋又活了 > 第1305章

第1305章

话没说完,就被老御史瞪了回去:“慎言!陛下的年号,也是你能随便比的?”

可百姓心里的秤,比朝堂的律条更分明。\新^丸·本¨榊~占′ ~哽.欣¨最¨快?

冬至那天,洛阳县令巡查夜市,见打更的老卒正蹲在馄饨摊前喝汤,碗里飘着两滴香油。“太爷您看,”老卒指着对面的宅院,“那户人家去年还是赁房住,今年竟买下了半亩地。”

县令望着家家户户窗纸上透出的灯火,忽然想起年初陛下驾临上阳宫时,车驾经过天津桥,有个卖花女捧着牡丹拦驾,喊的不是“万岁”,而是“谢陛下让俺们吃饱饭”。

时光一晃到了神龙元年。

正月的洛阳飘着细雪,紫微宫的晨雾里,总带着股苦药味。

从去年深秋起,陛下就很少临朝了,政事多由凤阁侍郎代为转呈。

内侍们私下说,夜里常听见长生殿传来咳嗽声,太医署的院判三天两头往宫里跑,药渣子用小推车往外运。!s¨a!n¨y¢e\w\u-./o/r·g-

最得势的成了张氏兄弟。

张易之穿着紫袍站在含元殿的廊下,手里把玩着西域进贡的玉柄麈尾,看官员们像走马灯似的来送礼。

他兄长张昌宗前日刚得了陛下赏的宅第,就在定鼎门内,雕梁画栋比亲王的府邸还气派。

“庐陵王那边有动静吗?”张易之斜眼问属下,语气里带着漫不经心。

他忘不了上个月,自己在陛下面前提了句“太子的家奴欺男霸女”,转天就听说太子亲手杖杀了那名家奴。

李显的日子过得如履薄冰。

他在东宫的暖阁里摆了尊铜佛,每日晨昏都要叩拜。昨夜梦见母亲坐在铜镜前,鬓边的白发比雪还亮,他惊醒时冷汗浸透了中衣。*求\书~帮· ,嶵?歆·章-结.庚¢鑫¨筷·

贴身官员捧着参汤进来,低声说:“殿下,安乐公主派人来说,想请您给她的驸马求个刺史的缺。”

李显端着汤碗的手一抖,参片掉进了碗里:“告诉公主,安分些。”

他没敢说,去年就是因为女儿驸马和儿子在酒楼议论陛下,被张氏兄弟捅到了陛下跟前。

那天母亲在长生殿召见他,隔着云母屏风,声音像结了冰:“你这子女女婿,一个个都学不会规矩。”

他当时脑子一片空白,只想着不能再被废黜,转身就命人把刚成年的儿子杖责至死。

没过多久,宫里传来消息,安乐公主难产死了。李显赶到公主府时,婴儿的啼哭还没落地就咽了气,女儿的脸白得像张纸。

他站在灵堂前,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在房州,女儿刚学会走路,踩着他的影子喊“阿耶”。如今影子还在,人却没了。

消息传到长生殿时,武则天正倚在软榻上看《周书》。

张昌宗在一旁读着奏折,说到太子杀子、公主亡故,她手里的玉如意“当啷”一声掉在地上。

“他竟真的下得去手?”她声音发颤。当年把李显从房州接回来时,她特意让他看自己亲手栽种的石榴树,想说母子终究是母子,可如今看来,这棵树早就被权力的风霜冻得枯死了。

内侍进来换茶,见陛下望着铜镜发愣。

镜中的女人满脸皱纹,鬓角的白发用金箔贴住,可那双眼眸里的光,比年轻时淡了太多。

“传旨,”她忽然开口,声音轻得像叹息,“让太子明日来见朕。”

第二天李显跪在长生殿的地砖上,听着母亲的咳嗽声从屏风后传来。

“你可知错?”武则天的声音隔着药味飘过来。李显磕头磕得额头通红:“儿臣……儿臣无能。”

他等着母亲的斥责,甚至准备好了被废黜的旨意,可屏风后却没了声响。

过了许久,才听见一声极轻的叹息:“起来吧。”武则天的声音里带着疲惫,“往后……自己的子女,自己护着吧。”

李显抬头时,正看见屏风后闪过一抹明黄的衣角。

他忽然想起小时候,母亲抱着他在御花园里摘樱桃,说等他长大了,这天下的樱桃,都让他先尝。

那时的阳光落在母亲的凤冠上,金芒晃得他睁不开眼,而如今,这金芒早就被岁月磨成了灰烬。

殿外的雪还在下,李显踩着积雪走出长生殿,见张柬之站在廊下等他。

老臣对着他拱手,没说话,只是指了指天边的日头。

那轮太阳正从云层里钻出来,把雪地照得一片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