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年代带着空间下乡她吃肉馋哭别人 > 第十七章:交易

第十七章:交易

孙小小这时也从外面洗漱回来了,一听这话,瞬间不乐意了,“姜柔说得对!你们俩从进屯就没安好心,今天要不是李小虎他爹,咱们五个都得喂狼!”

王丽这时抱着洗漱盆从外面进来,见这阵势赶紧打圆场:“都少说两句吧,这好不容易结束秋收,大家都好好珍惜这两天休息时间吧。”

作为女知青这边的代表王丽此时也只能劝和。

这冯玉与魏曼妮这两新人咋怎么难带啊!王丽此刻内心吐槽。

而此时其余人也都回来了,继续吵下去只会惹得众怒,于是魏曼妮只能暂且休停,但这件事在她心里没完。

等有机会她一定要报复回来。而冯玉这次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同时也不仅对姜柔的恨意更深了,也将王丽、孙小小也给记恨上了。

此时冯玉抱着洗漱盆准备出去洗漱,在对上魏曼妮那憋屈又愤恨眼神,心中满是不屑,暗暗哼道:“想报复?没那么容易,我也不会就这么吃闷亏。”

她扭过头去,不再看魏曼妮一眼,却在心里反复琢磨着怎么能扳回这一局,让自己不至于在这知青大院里太没面子。九月的北大荒,大地像被大自然打翻了颜料盘,层林尽染。

抢收的喧嚣刚落下帷幕,北大仓又迎来了充满烟火气的赶集日。

天还没亮透,住在知青大院里的一众知青们便早早的起来了。

“吱呀——”宿舍的木门被缓缓推开,孙小小第一个跨出门,十分的兴奋,大口呼吸着带着泥土芬芳的空气。

“快点,姜柔、丽姐。”孙小小朝着两人催促道。

“来了。”姜柔套上外套。

此时的北大荒处于九月下旬,天气已经逐渐转凉,早上的温度已经降到了几度了。

其他知青也陆陆续续走出屋子,一边哈着气搓手,一边互相打趣。

屯里的老黄牛“哞哞”叫着,像是在为这场出行欢呼。

村民们也没闲着,赶着装满自家农产品的牛车,三五成群往村口走去。

李大爷远远瞧见知青们,热情招手:“娃们,磨蹭啥呢!再不走,好东西都被抢光喽!”

一行人浩浩荡荡出发,脚下的土地被寒霜打过,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

路边的白桦树褪去了翠绿的外衣,金黄的叶子在寒风中摇曳,偶尔飘落几片,像是一只只飞舞的蝴蝶。

知青们一路上有说有笑,时不时停下脚步,欣赏着这北国独有的风光。

太阳慢慢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雪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虽然眼下全国的农村实行人民公社体制,这是一种集体化的农业生产和分配模式。

在这种体制下,农民被组织起来共同劳动,生产成果由集体统一分配。

不允许个人私自进行大规模的商品买卖以获取利润,可也因此限制了人们对于日常生活用品购买的单一性,只能前往代销社购买。

而代销社在每个村里都有,但东西并不齐全,再加上其只供应油盐酱醋、文具等日用品,并代收废品。

然而,即使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下,农村地区仍然出现了一种“赶集”的现象。

赶集是指几个村子间的农民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聚集,进行小规模的商品交换和买卖。

赶集的集市上此时早已人头攒动,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张凯与王丽带领着知青们到来。

“这里就是周边几个村联合一块所提供的一个交易地点,也就是所谓的赶集点。在这里大家都少做少看,买些自己需要的东西即可,前往别去碰那些违禁品。

还有这里的交易时间总共就两个小时,大家买完东西,就前往别乱跑,等结束之后,到时候大家都在这里集合,我们统一一起回去,千万别忘记了时间。”张凯对着众人说道,其实更多是说给新知青的。

大家纷纷点头表示明白,在这一点上张凯很明显是有着一些威望的。

大家各自散入人群当中,穿梭在这熙熙攘攘的集市中,眼中满是新奇与好奇。那一个个摊位,犹如一座座小小的宝藏山,摆放着琳琅满目的物品。

“曲乔梁、王浩你们要不要一块。”王伟兵朝着两人问道。

“王伟兵,赶紧走了。”跟王伟兵相熟的知青叫他。

“你去忙吧,我们在这里看看。”王浩拒绝王伟兵想要同行的邀请。

这时,冯玉找了过来,从身后走来,拍了拍曲乔梁的左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