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官场小白到主政一方 > 第380章 产业破冰路

第380章 产业破冰路

林海阳猛地转身,脸色一沉。~5¨2,s′h?u.c*h,e^n¨g`.+c`o′m¨那年轻人喘着粗气站在他面前,额头上全是汗。

“资料……全烧了!”年轻人重复了一遍。

林海阳没再问,快步往村委方向赶去。小奕紧随其后,相机还挂在脖子上,手里紧紧攥着刚才拍摄的画面。

村委门口已经围了几个人,空气里弥漫着焦糊味。屋内烟还未散尽,墙壁熏得发黑。会议桌上一片狼藉,纸张残片在风中轻轻飘动,像是某种无声的嘲讽。

林海阳走进去,蹲下身,捡起一张半焦的表格。隐约还能看出几个签名的痕迹。他皱眉看了几秒,把纸片小心收进口袋。

小奕在一旁默默拍下现场画面。她忽然注意到角落里有几张纸没有完全烧毁,上面还有几个字:“黄岭村……种植意向确认表”。

林海阳也看到了,伸手拿起,翻看几页,眉头越皱越深。

“这不是昨天刚签的吗?”他低声说。

村支书进来时,脸上的表情有些僵硬,“林县长,这……这可能是不小心走火。”

“是吗?”林海阳看着他,语气平静但眼神锐利,“谁走火?怎么走的?”

村支书一时语塞,低下头,“我也不清楚,可能是有人抽烟不小心。??=6:,1/?o看?!书-\|网±|? ¥更??新/[最±\全?e?”

林海阳没再追问,只是站起身,对助手说:“把所有能保存下来的资料都整理出来,拍照留证。”

助手点头,开始收拾残局。

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几个村民挤在门口,满脸疑惑和不安。

“咋啦?出啥事了?”

“听说资料被烧了?”

议论声像风一样迅速扩散开来。

林海阳走出门,扫视了一圈人群,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开:“不管是谁干的,这件事不会停下。富硒稻种不是强求大家种,而是给大家一个选择的机会。如果你们愿意试,我会亲自负责到底。”

人群沉默了几秒,有个老太太嘟囔了一句:“上次专家来,结果种出来的玉米卖不出去,连猪都不爱吃。”

林海阳点点头,“这次不一样。我们请的是省农科院的专家,他们不仅会教你们怎么种,还会帮你们找销路。^r-a+n+w-e¨n!z!w′w′.`c_o`m¨”

“真能找到销路?”一个年轻小伙子开口。

“我可以保证。”林海阳说,“如果今年收成不好,我负责赔偿损失。”

人群中响起一阵窃窃私语。

村支书脸上露出几分尴尬,“林县长,这事……是不是先缓一缓?”

“不缓。”林海阳语气坚定,“明天上午,请省里的农业专家进村,讲讲富硒作物的价值和种植技术。谁愿意听,谁就来。”

第二天清晨,村委会大院摆了几张长桌,十几张椅子。几位白发老者坐在最前排,神情复杂。一些年轻人则站在后面,抱着手臂,似乎等着看笑话。

专家是省农科院退休的老教授,姓李,说话风趣又通俗易懂。

“富硒作物呢,就是通过土壤改良,让农作物自然吸收硒元素。这种元素对人体非常有益,可以提高免疫力,预防多种疾病。”

“说得轻巧,”一位大爷嘀咕,“我们这里土地贫瘠,哪来的硒?”

李教授笑了笑,“所以才要改良土壤。我们会在你们的地里做检测,根据情况配比肥料。而且,这些作物将来会有专门的销售渠道,比如高端超市、营养食品厂。”

“专家都这么说,咱们试试呗。”那个曾倒稻种的老大爷忽然开口。

村民们纷纷侧目。

林海阳微笑着看他,“王大爷,您愿意试?”

“我试一小块地。”王大爷点点头,“要是真像专家说的那样,我就扩种。”

“好!”林海阳当场拍板,“我安排人明天就来取样测土。”

接下来几天,专家团队陆续走访了几户人家,实地查看土地状况。林海阳带着他们一家家跑,一边讲解一边记录问题。

小奕拿着相机跟在后面,镜头里,林海阳蹲在田埂边,手指插进泥土,认真听着专家分析。

“这片地碱性偏高,需要加点硫磺粉调整ph值。”专家说着。

林海阳记下笔记,转头对王大爷说:“您放心,我们会把每一块地的情况都记录下来,量身定制方案。”

王大爷点点头,脸上第一次露出笑意。

就在一切看似向好发展时,变故再次发生。

那天早上,天还没亮,林海阳接到电话。

“林县长!试验田出事了!”

他立刻赶到黄岭村,远远就看到田边围着一群人,吵吵嚷嚷。

走近一看,原本绿油油的稻苗,如今大片枯黄,叶片上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