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谍战:红色掌柜 > 第93章 两成

第93章 两成

道你一个月进账多少钱,这个可别瞒我,长做常有,我希望我们合作愉快,钱是赚不完的。”顾砚声好奇。

“怎么瞒,账目都得过你手。”张啸林斜眼打量:“现在一个月28万到32万大洋吧,只要顾处长照顾的好,每个月五万大洋我会准时奉上。”

算三十万,七成就是二十一万,四成上交,那就是八万大洋。

顾砚声有数了。

搞定张啸林,难度排行第二的就解决了,难度排行第一的是料善以及背后的黄金荣。

料善是法租界总华捕,顾砚声不可能能像逼张啸林一般逼他,人家地盘都不在这里。

不过也不是找不到方法,办法总能想的。

“既然事了了,那我就先走一步,顾处长,既然有缘,那就拜托你以后多多照顾了。”

“好说。”顾砚声笑着送人,“对了,干脆你送我一程,方便吧?”

顾砚声决定还是回家睡觉比较舒服。

“顾处长没车么?”

“楼下这么多人我怎么出去?”张啸林想到楼下的盛况笑了,“要不然我找人把他们轰走?这个忙我还是可以帮顾处长实现的。”

“千万别,影响了一出好戏,回头凌秘书长要不高兴的,我们走吧。”

下楼钻进张啸林车的后座,车开出去的时候还被抗议的人拦了,不过等张啸林的司机拉下车窗一瞪眼,骂两句,青帮大佬,谁敢造次?

顾砚声顺利回家睡觉。

他走了,抗议还在持续。

见市政府的职员到下班点都没一个人出来,抗议的人群马上意识到了里面的人要当缩头乌龟,骂的更凶,情绪更加激动。

记者纷纷拍照,联合外国人一起怂恿他们奋战到底,看谁熬不过谁。

第二天上午,全上海的报纸报道了这幅奇景。

日本人推行军票,市民们前往政府门口抗议,结果市政府居然无一人出来应声,连下班的人居然都没有了。

而且据可靠消息汇报,做出这个决议的人是副市长苏熙文,而苏熙文自己居然还跑了。

更大的抗议潮爆发,苏熙文沦为街头笑柄,荣获苏乌龟称号。

出现在市政府的苏熙文面沉的能够滴水,上班就直奔凌宪文办公室展开骂战。

顾砚声不闻窗外事,一心招待找来的陆博文。

“有收获。”陆博文拿出记录的本子,说道:“我昨天找了找市内的面粉厂和棉纱厂,确实有准备转手的。

我挑了挑,说几家还行的你听听,比较比较。”

“不听不听,做生意我又不懂,比较我怎么能比出好坏,你觉得行就行。”顾砚声哪懂这年代的面粉厂,既然组织上觉得陆博文有经商的能力,那他信任就行了。

真要赔了,那就再说。

这么说陆博文还不高兴,“顾砚声同志,不懂可以学,这么多钱买工厂,不得听一听啊?我们是一个小组,对于大资金的使用不能独断专行。”

“这叫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绝对相信你陆博文同志的经商眼光。”顾砚声微笑:“同时接受你的批评,但我拒绝改正。”

陆博文气笑,翻白眼:“行吧,反正我和何芸一起看的,这些目标她也过眼过了,那我就直接说钱。”

“行,钱还是要说的,可别超支。”

“首先是面粉厂,现在一家中型的面粉厂,带设备,大概是15万大洋。

主要是设备贵,一台德国产的磨粉机就要1万五千大洋,英制锅炉大概8000大洋。

每百斤的小麦大概出80斤左右的面粉,剩下的就是麸皮。

如果正常运转,一间这样的面粉厂一个月可以生产400吨左右的面粉,麸皮就是100吨。

我调查过近期面粉的价格,一袋标准22公斤的面粉售价在4块5左右浮动,这一个月做出来的面粉就能卖8万多大洋。

麸皮30一吨,还能卖个3000。

扣掉小麦的成本,50一吨,扣掉煤炭人工运输这些运营成本一万,我们月入就能达到将近5万大洋。

当然,现实没那么理想。

因为是战时,来自江苏安徽的小麦运输没那么通畅,日本人还实行配额制,货源也拿不到那么多。

像我看的这几家工厂,最多的一个老板拿货在300吨,剩下的基本就是能进够200吨面粉的货。

一个月基本就出9000袋面粉,50吨麸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