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宏峰重重地叹了口气,用轻松的语气安抚易中海:“易主任,你尽管放宽心。咱们厂虽说留下的人少了,可个个都是精兵强将,像你这样的技术大拿,我们肯定会继续重用,你就别多想了。”
易中海嘴角扯出一抹礼貌性的微笑,心里却清楚,这不过是场面话罢了。
他哪能看不出第三轧钢厂如今己是强弩之末,怕是撑不了多久了。
杨宏峰和李怀德能坐到现在的高位,背后都有靠山撑腰,即便第三轧钢厂没了,他们也不愁没下家。
他就不一样了,一旦第三轧钢厂完全被并入到第一轧钢厂,就他得罪了刘建设这件事儿,他还想有好果子吃?
正因如此,易中海才下定决心,来找杨宏峰探探口风,寻求一个好的出路。
李怀德心思活络,观察力敏锐,一眼就看穿了易中海的来意。
听到杨宏峰那番安抚的话,又瞧见易中海脸上一闪而过的失望,他心里有了主意。
李怀德呵呵一笑,眼中闪过一丝意味深长的神色,对易中海说道:“杨厂长都这么讲了,易主任你就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对了,易主任,有件事还得麻烦你一下,等下午人员名单确定了,我去车间找你细聊。”
易中海瞬间领会了李怀德话里的深意。
他下意识地又看了杨宏峰一眼,见对方神色如常,没有丝毫异样,便点头应道:“行嘞,李副厂长,我下午就在车间候着您。”
易中海对李怀德的了解不算多,但他清楚地记得,刘建设的罢免事件,背后主谋就是李怀德。
再看刘海中、闫解成、刘光齐,还有贾东旭,他们几个被处罚得那么重,固然是自身犯错在先。
可反观傻柱,这家伙没少在自己面前吹嘘,说什么不仅敢和食堂主任吵架,就连李怀德他也敢顶撞。
可奇怪的是,傻柱到现在还稳稳当当地当着三食堂的食堂班长。
这一点,从侧面反映出,李怀德这人在用人上还是有一套的,只要在他能掌控的局面下,他懂得知人善用。
此刻,整个第三轧钢厂都被一股不安的氛围笼罩着,工人们人心惶惶,都在为自己的去留担忧。
虽说是铁饭碗。
可他们的担忧,是来自对未来的不确定。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第一轧钢厂里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王志银和周钿凯等几位车间主任,在接到张陈栋的通知后,下午一上班,就风风火火地拉着张保文以及机修班的几个学徒,一头扎进那些准备重新启用的车间,紧锣密鼓地开展各项准备工作。
在第三轧钢厂,经过一个中午的发酵。
即便到了上班时间,车间里的工人们也都无心工作,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不过,人群里也有一些人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神情。
这些都是当初是从第一轧钢厂调过来的,眼瞅着现在又能回到第一轧钢厂,他们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第三轧钢厂会议室里,烟雾缭绕,一片乌烟瘴气。
生产车间的主任们,还有后勤各部门的负责人,全都忐忑的看着杨宏峰和李怀德。
杨宏峰看着面前几个车间主任交上来的名单,顿时火冒三丈,“啪”地一拍桌子,怒声说道:“你们看看你们交上来的名单,加起来都九百多人了!我上午是怎么交代的?让你们精简、精简,你们当耳旁风了?”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易中海身上,“易主任,你这份名单里再去掉十二个人。”
接着,又看向其他几个车间主任。
开始逐个对车间主任提出减员要求。
李怀德这边,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
他看着后勤部门负责人上交的名单,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李怀德猛地将名单重重摔在会议桌上,怒目扫视一圈,大声呵斥道:“你们都在搞什么名堂?我上午说的话,你们都当耳旁风了?咱们后勤最多只能留两百人,你们瞧瞧这名单,都快西百人了!”
他稍作停顿,接着说道,“保卫科的五十个人,一个都不能减。所以,你们其他几个部门,一共就一百五十个名额。”
食堂主任朱文正满脸焦急,赶忙解释道:“李副厂长,您也知道,咱们干厨师这行的,都是有标准的。后厨一个人差不多得配西十个人的量,就算把我算进去,怎么着也得二十五个人。而且,到时候肯定还是要分成两个食堂来供应大伙吃饭,真的不能再少了。”
李怀德一听,脸色更难看了,“你明知道只需要二十五个人,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