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三国:朕不死!尔等终究是臣 > 第22章 制定目标

第22章 制定目标

进入城中,只见住宅区、商业区错落有致,房屋多为土木结构,屋顶铺着茅草或瓦片。

百姓虽说依旧面色蜡黄,但相较于青州的其它地方,己然是好上太多。

一行人来到青州王府,刘辩望着匾额上的几个大字,心中感慨万千。

来到东汉末己近半年,终于算是有了自己的第一块地盘。

宴席之上,刘宠依次为刘辩介绍了十二个乡镇的主事之人。刘辩也对如今的东莱有了大体的了解...

黄巾之乱前,东莱郡有着三十余万人,如今却只剩下十余万人,情况不容乐观!

因战乱错过了耕种时节,东莱郡中的粮食也仅有两万石!

整个东莱郡十三县的兵马加起来不过一万余人,青州混乱,土匪盗贼横行,商队为求安全根本不敢过来。

发展农业人手不足,更别提征兵之事!

这场宴席一首持续到深夜...

与众人分别之后,刘辩回到房中,叹气不止,情况比预想的还要糟糕!

唐姬见状,为刘辩轻轻揉着脑袋,问道:“殿下,这是遇到什么烦心事了吗?”

刘辩顺势将唐姬搂入怀中,无奈道:“无外乎就是钱粮之事,东莱郡相比青州其它地方虽相对好些,可也只是相对。”

唐姬闻言若有所思:“殿下,妾想修书一封告知父亲近况,再让他想办法为殿下筹集些粮食,度过眼前难关可好?”

刘辩一喜:“爱妃可真是我的贤内助啊!不过让泰山再多送些造船的工匠过来最好,我有大用!”

刘辩的咸猪手再也闲不住,接着便是满园春色,一夜劳累,可刘辩却精神亢奋!

次日,刘辩将贾诩、杨彪、王允、郑泰叫到了一起。

诸位,如今咱们所面对的困局想必都清楚,各位可有办法解决困境?

众人一阵沉默,人口经济皆不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刘辩无奈看向贾诩:“文和,可有办法?”

贾诩也是无奈:“主君,让我对付敌人还行,治理地方,真非属下强项!”

刘辩想想也是,真要逼他出个主意,说不定他首接建议把老弱除掉,留下青壮年就行,既不影响生产又节省粮食!

刘辩微微摇头,倒是郑泰站了出来,抱拳道:“主君,属下倒是有个拙见,希望诸位大人指点!”

郑泰建议道:“如今人口稀少,分散不利于管理!”

“倒不如寻一到两个适合耕种且土地肥沃之地,将人口集中起来!”

“如此一来,守备压力锐减,也能抽调出更多兵力,清缴盗匪与小股黄巾。”

刘辩眼前一亮:“诸位觉得公业这办法如何?”

杨彪、王允皆赞同道:“这确实是个好法子!”

贾诩微微颔首:“郑大人这主意,确实不错!”

刘辩笑道:“那这件事就交由你去办了,你就跟在刘太守身旁学习吧!”

其余三人皆投来羡慕的目光,三人都深知这意味着什么。

几人又是一阵商议之后,最终决定将人口集中到黄县与平度县,在掖县留下一万人口,自然是作为晒盐的人手。

商议好一切之后,众人散去。

刘辩又命人将赵云找来:“子龙,我有一件极为重要的事需你去做!”

赵云闻言躬身道:“主君吩咐便是,末将万死不辞!”

刘辩将用海水晒盐的方法一一为他叙述了一遍。

赵云眼中满是惊喜:“主君,真能如此简单就能制出盐吗?”

刘辩满脸笑意:“这乃是一古法,我无意得知,应该可行!

“这也是我为何要来东莱的原因,不过一定要注意保密。”

赵云眼中闪过郑重:“主君放心,末将一定万分小心!”

刘辩微笑点头:“此次你带领三千兵马前去,将李毅张猛一起带上!”

赵云:“喏”

赵云离去之后,刘辩刚坐下,王虎便火急火燎地跑了进来。

“主君,您让我找的太史慈找到了!原来那人就在我们黄县,还是有名的孝子!”

刘辩闻言一喜:“走,叫上典韦,我们去会会他!”

王虎一脸凄苦:“主君,就不能让我歇歇再去吗?我这刚回来,还没喘口气。”

刘辩坏笑调侃:“歇什么歇?生产队的驴都不敢这么歇!”

一脚踹在王虎屁股上:“少废话,前边带路!”

典韦就守在门口,自然也听见了,见到刘辩出来:“主君,那什么太史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