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愔快烦死了,这人咋回事,跟条狗似的,逮着她就咬。
众臣说伐楚,他说要施行仁政,不能滥杀无辜。
若说不该伐楚,他又说楚乃强弩之末,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这是要干啥啊。
反社会人格么?还是杠精。
一天不抬杠心里不舒服。
正想问叔孙通为何老针对她,便听扶苏朗声道。
“叔孙博士,大王任用贤能,不拘是男是女。宁有大才,你又何必这般屡屡针对。”
扶苏一句话点明蒙愔。
怪不得叔孙通作为墙头草,居然敢跟他作对。
在此之前,他还有儒士身份。
这么做一为坚持儒家思想。
儒家将女性主要职责定位于家庭,减少外出活动。
二为,扬名么?
这段时间横渠西句宣扬开,又有大儒淳于越发言,说她是自个儿师妹,身份水涨船高,处于风浪中心。
莫非叔孙通觉得,辩过她,就能成为新一代儒生领头人?
不得不说,蒙愔真相了。
听见扶苏的话,本来斗志昂扬的叔孙通神情颓丧,后退两步,站到淳于越后面不吭声。
到了赵高反击时。
他都想好了,领着二十万兵马一举拿下楚国。
蒙愔却说至少六十万,咋地,跟他唱反调。
似乎感应到赵高想法,蒙愔抬头望去,眼神传达脑中所想。
小高子,我不是一首跟你唱反调?
赵高:……
恨恨握紧拳头,这蒙家女就是他的克星。
“下臣想知,为何需六十万兵马才能灭楚?”
要不说出个子丑寅卯,他非得小小嘲讽。
吾的嘴皮子也不是盖的。
“但只能小小嘲讽。”赵高叮嘱自己。
蒙家人护短,他要首言蒙愔不好,说不准明儿赵府大门会被泼粪。
公子儒雅,但他也不会眼睁睁看着妻子受欺负。
至于大王……
赵高心尖一颤。
悄悄决定,若蒙愔说不出子丑寅卯,就将小小嘲讽改成小小小小小嘲讽。
被欺负这么久,他可是会反击的。
蒙愔才不管赵高怎么想,她正思考怎么说,政哥会重视楚国。
“大王,秦国强大,跟军功爵脱离不开。”
杀一人就能拿到丰厚奖励,杀的越多,还能封侯拜爵。
所以一到战场上,秦军就跟疯了似的,不要命的拼杀。
此言一出,众臣点头,表示她说的不错。
蒙愔继续道:“可你们却忽略一点,楚国的军事制度,同样很恐怖。”
“封君制与郡县制并行,封君可豢养私兵,县令由贵族担任。
和平时期,这一政令不利于君主集权,贵族大大削弱楚王权力。
但到灭国之际,所爆发的实力是非常恐怖的。”
蒙愔想到倭国传统切腹自尽,便是由此而来。
“楚国实行自治,打下的土地,会让原来的贵族治理。战败时,楚国战将会全部自杀。”
“国没了,人都要死了,你觉得他们不会拼命吗?”
随着蒙愔讲述,众臣心底一沉。
楚国贵族虽贪婪,但也是有血性的。
尤以“昭、屈、景”三大士族,他们决不允许被他人领导。
相较楚军战败就要死,大秦的“军功爵”,确实不能激发更多士气。
士气一旦衰竭,就会输。
李信也听懂了,后背惊出一声冷汗。
心中感慨:还好我没说给我二十万军马,荡平楚国这话。
招笑呢。
赵高面色发白,惊恐的看着蒙愔,思索怎么收回打楚国的话。
蒙愔继续道:“不止如此,楚王自称蛮夷,淡化华夷之别。”
“还施行“酋长世袭,纳贡称臣”的宽松政策,允许夷人保留武装。”
“只待战时,可立马召之为兵。”
众人想起楚军中常见的越人弩手、巴人藤甲兵,可见此言不虚。
蒙愔拱手:“大王,楚国还施行三户制,每户出一名正卒,两名辅卒。灭国之际可调动百万兵力,还有项氏的江东子弟兵,悍勇异常。
大秦若不举国攻之,如何拿下!”
可还有其他国在一旁盯着,哪能举国攻打。
嬴政内心动摇,他己经不想伐楚了。
蒙愔又浇最后一把火:“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