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在2024-02-21 21:18:30~2024-02-22 21:20:5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从小看到大 10瓶;看文不带脑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67 第67章
◎筑墙修路,基建大计有序开展◎
不少流民掩面哭泣, 负责人见状微微叹口气,继续说道,“愿意做工的今天下午可以来报名, 不愿意的人可以想想接下来去哪里,明天早上开始,救济点不会再留你们。”
想到沈大人送来的最新吩咐, 负责人看了眼人群里的孩子和老人。
“并且, 太守大人考虑到你们在渔阳暂无落脚点,若是去做工了孩子无处安排, 特许你们可以将孩子先寄养在抚孤院,等时候到了再接走。”
“哦,抚孤院是大人建立的慈善机构,专门用来安置无家可归的孤儿,抚养他们长大,你们尽可以放心,孩子在那里很安全。”
此话一出, 有不少流民都松了口气,他们先前还在踌躇若是去做工了该如何安顿孩子, 总不能把小孩子一起带到工地吧?
好在官府的大人们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周到,只要孩子安全, 有吃有喝, 他们干起活来也会更有劲。
负责人继续道,“凡是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 可以进入养老院,做一些比较轻松的工作, 赚取钱财。”
“总之, 你们的去处太守大人都给你们安排好了, 若是有意的,现在就可以过来报名了,若是不愿意做工,只想要官府养着的,那就请想好去处离开吧。”
流民们闻言纷纷挤过去报名,一来是他们真的很想找一个谋生的工作在渔阳站稳脚跟,二来则是他们才不是只想要不劳而获的懒鬼,可不能让大人们误会了。
救济处又忙碌了起来。
当天夜里所有报名的流民名单汇总完毕,贾诚开始为青壮们安排工作地点,毕竟这次秦隽要修补城墙,可是要从渔阳边境一城一城修的,地点比较多,需要的人手也多,必须要好好分配。
而秦隽先前与沈却一起在城西亲自挑了几座大宅子打通,改造成了抚孤院,流民里那些愿意把孩子托付过来的会在明天把孩子送来。
至于老人,说起来很可悲,这批流民里并没有太多老人。
老人的身体素质不比青壮年,人到老年也越发眷恋家乡,至死不愿意离开老家,而背井离乡四处流亡的老人又有许多因疾病或者寒冷饥饿死在了路上,所以能平安走到这里的老人屈指可数。
沈却把他们都安排进了养老院,等之后安排工作。
而这批流民走后其实没有几天,渔阳境内就又涌入了好几批流民。
救济点安顿流民的事情做得越发娴熟,抚孤院和养老院渐渐填充起来,而秦隽修城墙的计划看似很大,但在这么多流民的加入之后倒是显得没那么难以完成了。
这个冬天,秦隽要做的重点基建项目主要有两件。
一是修城墙,把全渔阳的城墙都修得又厚又结实,一个薄弱点都不能留,这项已经在进行中了。
而另一件事情,就是修路。
经过多次实验和培养,秦隽麾下已经有了五支成熟的修路团队,修出来的水泥路质量非常好,工业园区和军工厂、以及军区的道路都修得平坦又结实,现在也该轮到城内了。
渔阳城是全郡的核心,人流量比其他城邑要多得多,各种大路小路交错,在秦隽看来,大部分的路都需要修,至于那些破旧的青石路,秦隽则是准备继续用青石修缮。
其实秦隽很喜欢这种古朴的青砖路,但是没办法,青石板路太贵,修一条所要耗费人力物力财力是水泥路的几十倍。
所以有这一条就行了,其余的还是水泥路更有性价比。
除此之外,还有郡里其他大小城邑里的交通要道,也需要修水泥路,总的来说,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工程。
由于秦隽时常需要公示招工之类,所以就让人在渔阳城中心区域树起了一个巨大的告示板,官府有什么通告都会在这里公示。
百姓们茶余饭后就喜欢来这里瞧瞧有没有什么事情会公布,今天也是一样。
“这是什么,我咋瞧着像一张地图嘞?”
“俺看着也像,三柱嘞,三柱来了没,叫他来给咱们说说这上面都是啥子?”
“来了来了。”
三柱拎着酒挤进人群,走到告示牌前一看,乐了,“好事啊,天大的好事。”
他喝了口酒,乐呵呵卖起了关子,把围观的百姓们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