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大明:入仕从师爷开始 > 第28章 决裂

第28章 决裂

浙江按察使司后院,周墨白盯着案头账本,指尖捏得泛白。

窗外积雪压断竹枝,他猛然起身,将半幅海图塞进炭盆。火光映出图上密点——倭寇补给路线。

“大人,严大人派来的暗桩传回消息。“亲卫在门外低语,“码头仓库的私盐账本,有您的花押。“

周墨白踉跄后退,后腰抵在冰凉的砖墙上。三日前严楼离浙,他原以为能瞒过所有人。

更漏声里,他捧着染血的玉佩走进书房。这是三年前严楼送他的生辰礼,玉绳已磨得发白。

“墨白?“值夜的书吏揉着眼睛抬头,见状惊得打翻烛台。周墨白却径直走向马厩,牵出青骓马。

按察使司正堂,严楼留下的亲卫队长握紧刀柄:“周大人深夜到访,可是有急事?“

周墨白甩镫下马,衣摆沾满泥雪:“我要见严楼...不,严大人。“他喉间滚动,“即便他已进京。“

亲卫递来热茶,杯沿雾气模糊了周墨白的脸:“三日前在您书房暗格,发现半片倭寇密信。“

瓷杯“当啷“落地,周墨白突然跪地,额头磕在青砖上:“是王三疤!他抓了我妻儿,逼我泄露海防部署...“

亲卫队长后退半步,手按剑柄。周墨白扯开衣领,左肩上三道鞭痕触目惊心:“每次传递消息,他们就鞭打幼弟。“

更鼓敲过三声,严楼的亲卫举着火把冲进院子。周墨白仍跪在原地,面前摆着一叠字迹歪斜的密信。

“大人,周大人说要见您。“亲卫低声禀报。严楼搁下刚写的刑部公文,指尖还沾着朱砂。

烛影摇红中,严楼看着满地狼藉,目光落在周墨白颤抖的肩上。那是他亲手教过的刀法姿势,此刻却佝偻如败叶。

“起来吧。“严楼伸手去扶,周墨白却躲开,从袖中掏出染血的名册:“这是近半年通倭官员名单,包括...杭州知府。“

严楼接过名册,纸页上的朱笔圈点刺痛双眼。他认得周墨白的字迹,工整如昔,却在“王三疤“三字旁晕开墨渍。

“三个月前,他们杀了我派去的探子。“周墨白声音发哑,“把人头装在食盒里送来,当时我刚用完晚膳。“

严楼忽然想起离浙前夜,周墨白执意要亲自检查他的行囊。那时他以为是挚友关怀,却不知对方已在地狱边缘徘徊。

“为什么现在才说?“严楼的声音像浸了冰,“是因为我在刑部查到了王三疤的眼线?“

周墨白惨笑:“今早收到飞鸽传书,他们要撕票。“他摸出半块烧焦的纸片,“这是幼弟的衣角。“

严楼盯着焦布上的血印,忽然想起三年前在仁和县,周墨白教他写毛笔字的场景。那时这人总说“横要像刀,竖要似剑“。

“你知道我该怎么做。“严楼从靴筒抽出卷宗,里面是亲卫暗查半月的证据链,“按大明律,通倭者夷三族。“

周墨白挺直脊背,眼中闪过释然:“严大人只管秉公办理,墨白...从未怨过。“

严楼突然将卷宗抛进炭盆,火苗“轰“地窜起,将两人面容映得忽明忽暗。周墨白瞪大双眼,看着自己的名字在火中卷曲成灰。

“去扬州吧。“严楼转身推开窗户,寒夜的风卷着雪粒扑进来,“明日卯时,会有商船停靠嘉兴码头。“

周墨白剧烈颤抖:“严兄!你这是抗旨...陛下若知此事,必牵连于你!“

“抗旨的罪名,总好过让倭寇在朝堂多埋一颗钉子。“严楼从案头抓起海防图,“你教我的第一句为官之道,还记得么?“

周墨白愣住。那是嘉靖三十七年,严楼初到仁和县当师爷,他在县衙后堂说的:“做官如行医,要先治心,再治病。“

“治心当凭良知。“严楼将图册塞进周墨白怀里,“你的心,该去陪妻儿,而不是困在这吃人的衙门。“

窗外传来梆子声,五更天近。周墨白抱着图册跪下,重重磕了三个头。严楼背过身,盯着墙上“明镜高悬“的匾额,直到听见马蹄声消失在雪地里。

三日后,京城刑部衙门。严楼对着空了两页的卷宗出神,笔尖在“周墨白“三字上戳出破洞。

“大人,东厂有人递话。“书吏压低声音,“说浙江传来急报,周知县...在赴任途中遇刺身亡。“

严楼握笔的手骤然收紧,墨汁在纸上晕开一团漆黑。他知道这是王三疤的手段,却只能对着卷宗冷笑。

“备马,去西直门外。“严楼扯下官服,换上青布长衫,“把那份官员贪墨案的密报,藏在城隍庙的香炉里。“

暮色中的京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