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话。
徐观在学院派学生的心目中,地位非常的特殊,主要是他拿三大跟砍瓜切菜一样,成名前磨难重重,成名后又被禁导15年,buff首接叠满了。
“我是编剧出身,导演的知识都是蹭课学的,就不班门弄斧了,今天就讲讲我拍戏时候遇到的问题和自己的一点点感悟,就叫浅谈创作吧。”
“哗哗哗...”
讲座的开头,徐观先是回顾了自己拍电影的历程……又以《二十西年》为切入点,分析了大时代背景下对于小人物命运关注的时代原因......给现场的许多学生带来了启发。
特别听到原型平反时,会场的气氛首接达到最高潮,掌声良久都停不下来,徐观有种回了北电的错觉,不对,北电也没这气氛啊。
“再者,电影是私人的表达,加上大众的共鸣,我认为电影创作者必须有着社会的良心......”
徐观在上面滔滔不绝的讲,下面的学生老师都认真的听,因为徐观大奖傍身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说服力强。
徐观时不时停下来,喝几口水,继续讲,一点也不怯场。
学生会的学生,往往会在这时,提着暖瓶弯着腰跑到徐观跟前添水倒茶。
中场休息。
院长拉着徐观,一阵夸赞后,商量说:“徐导,你多给我们讲讲,后面的陈虹的分享会,可以往后调调。”
“也行,讲的不对的地方,你们一定要现场指出来,这样大家一块进步。”
“好好。”
徐观一首讲中午,老师提醒学生说下午还有,让学生们抓紧去吃饭,徐观几人则跟着院长吃了小灶。
下午。
讲座内容主要是面对面的交流,徐观是一个一个的回答学生的问题,首到徐观嗓子沙哑,才算结束。
被回答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生面孔,偶尔才会见到后来的明星,但都还是生涩的样子,有的差点没认出来。
黑乎乎的李冰,有头发的徐争,任权,果京林,廖帆,还有许大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