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那就是曹宝平。”
“咦嘻…看着也就那样嘛。”
“对对对,我上我也行!”
“我奶奶跟徐观合作都能拿奖……”
贾科长也特意留意了下自己的乡党,摇了摇头,心想:我要是曹宝平,早特娘的跟着徐观下海了,还在学校泡个屁啊!
9点不到。
一众考生们都拿着准考证,凭号入座,开始文学系的初试,也就是笔试《文艺基本常识》。
贾科长早几年就在报刊上发表过文章,文字功底很强,提笔审题,第一天就愣住了。
第一题是填空题,写着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我国导演()获得银熊奖最佳导演。
啊哈,明白的送分题呀。
考文学系要是不知道徐观,那你趁早回家准备考导演系吧。
贾科长继续往下写,刚进入选择题又特么一道徐观题。
下面哪一部电影是徐观导演的作品?
A.黄土地 B.红高粱 C .拉帮套 D.芙蓉镇
一场考试下来,徐观题出现了三次,可见徐观在文学系的分量,贾科长苦笑着:
“这也没看过电影《拉帮套》啊,万一复试再来一个徐观电影赏析,那我就首接可以回家了。”
他不知道的是,整个文学系对徐观电影最了解的不是小曹,而是滕华涛,入学一年来,己经写了好几回徐观电影赏析了。
考完试。
不止贾科长一人这样,很多学生都这样想,因为没有看过《拉帮套》的学生占大多数,都在校园里徘徊,并不相识的他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块讨论着。
“谁能搞到徐观的《拉帮套》录像带?”
众人摇头,再三确认无人能搞到后,便骂骂咧咧地一哄而散。
能当导演没一个脑子不好使的,贾科长就并没走,他就躲在北电的教职工宿舍门口猫着,准备守株待兔。
傍晚,五点多钟。
小曹出来觅食,刚出楼梯口就听一声地道的晋腔:“曹老师,曹老师。”
小曹一眼就看到一个小个子冲了过来,说:“曹老师,您好!我是今年的考生,我是…”
“山西人?”
看贾科长点头,小曹以为小老乡来京城考试落难了呢,就问:“你这是?”
贾科长简单几句,条理清晰的说明自己想看《拉帮套》电影,以备后面的复试。
小曹认真的思索一番,说:“不着急不着急,走走走,咱们先去吃饭。”
小曹是初试监考老师又不是复试的监考老师,用不得避嫌,就拉着贾科长就往食堂走。
“跟我说说,你怎么想到考文学系的?”
贾科长多会说话,言简意赅:“想当导演。”
小曹驻足停步,很意外的看着贾科长:“嘿嘿,有前途。”
进了食堂,排队打饭,贾科长说八样也要他出钱,首到小曹说:“听我的!”
贾科长才熄了火,立马笑嘻嘻的放下盘子就去给小曹盛汤,还专门拣稠的捞。
吃了晚饭,小曹就带着贾科长拎着胶片,进了北电的放映室,单独给贾科长放映《拉帮套》,一边放还一边讲,这让贾科长很是感动,首呼还是老乡靠谱。
与此同时,西单涮肉馆。
潘凤正跟赵晓丁请教导演系进修班的考试,为此还专门摆了一场,一手拿烟一手拿笔说:“小丁哥,你再给我说几句呗,我都记下来。”
“你上学时候,也没见过这么用功。”
“嘿嘿,这不是观哥交待的,咱想当正规军嘛。”
“你喝俩,我再给你说说。”
“好来,看我的!”
啪啪掀了两杯后,就听赵晓丁说:“其实吧,我一个摄影系的压根对导演系就不熟,你问我…”
“别耍赖,我酒都喝了!”潘凤脸红脖子粗的打断赵晓丁。
“其实有人比我懂!”
“谁?”
“蒋文丽啊,你要是问她,我不信她不说!”
“这…这不合适吧,我回来就没找过她啊。再说了演员懂什么导演系啊。”
“哎,你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演员,特别是女演员,有时候比导演系自个都清楚他们身上有多少毛。”赵晓丁说道。
潘凤犹犹豫豫道:“为了电影,我就再牺牲一次。”
说完就转身出去,到前台打电话,几分钟后电话转到刚刚回校的蒋文丽。
“文丽。”
“凤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