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娱乐,徐观只想做个导演 > 第4 章 准备上山

第4 章 准备上山

“咣...咣嗤……”

开往银川的列车出站时,小曹被一泡尿憋的打了个激灵。免费看书就搜:看书屋 xkanshuwu.com

翻身下床,拿出床底下的夜壶,对准壶口就呲了进去。

舒服得打了冷颤后,胡乱的穿上棉裤棉袄,跑到对面的房间。

推开门进去一看,只见铺盖卷着放在床头。

搭眼在屋里扫了一圈,发现徐观只带走了衣服,其他好像没动。

桌子上还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别了,曹宝平同志!房间里的东西我己经归置好,现都送给你了。

一出门感觉冻头,你帽子我戴走了。愿不久将来我们京城再会,祝工作顺利!”

小曹呵呵一笑,开始整理自己刚继承的财产。

火车咣咣咣出了京城,从燕山,经太行山、阴山,最终达到贺兰山,抵达银川。

经过40个小时到达银川西夏区文昌北街的宁夏电影制片厂,是一家规模小小的电影制片厂。

简称宁厂。

八九十年代,想成为导演是个艰难漫长的过程,必须做过场记,助理,副导演,执行导演再到导演。

这个过程一般在十年左右,执导第一部电影还必须得联合执导,有老导演带。

宁影厂这种属于边陲地区的小厂,人不多一有项目半个厂的人都出动。

它还是出了名的小厂爱拍大片,《画皮》就是宁影厂出品的,还有巨亏的《阿修罗》。

进了宁影厂,徐观顺利的入了职分了宿舍。

宿舍是个两人间,室友叫小莫是个摄影助理,也是北电毕业的。

各大电影厂里,一砖头下去砸死的幕后估计大部分都是北电的。

第一天上班,负责带徐观的中年编剧领着徐观,在附近的几个办公室转了转。

主要就是认识认识人,再来一通多多关照之类的客套话,就随便找了个借口离开了。

倒茶,喝茶,看报纸,吃饭,回去睡觉,连会议都不开,总结更没有。

考核根本不存在。

徐观每天就是喝茶看报写剧本,去食堂吃饭和回寝室睡觉,工资没多少,但是特别的滋润。

工作环境安逸得像是冬天的暖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想睡觉。

有那么一两刻,徐观心想干脆在这养老算了,掰掰手指算算正好2032年退休。

为毛穿越啊,不就是想安逸点吗?

夜晚,宁影厂宿舍。

徐观趴在宿舍里的桌子上写剧本,就听躺在床上看杂志的小莫说:

“小徐啊,你剧本就是写得再好也没人拍,费那个劲干啥,来,咱俩打扑克吧!”

徐观扭头看看小莫,确认眼神是安全的,心想这是多无聊,才能让两个大男人打扑克。

前几天徐观还能正常的上班,后来干脆去都不去了,整天趴在宿舍里写剧本。

心想:剧本写完,老子就首接拉队伍,上山当土匪去!

写剧本除了费纸还费烟,一张红框白色稿纸能写三百个字,写几张就得吸一根烟,现在徐观一天一包都不够了。

现在的徐观,跟发配到荒山野岭的祁同伟一样,过着简单而又枯燥的生活。

剧本大纲是前任留下的,徐观看了一下感觉不错就首接填充了起来。

曹宝平本身就是编剧中高手的高手,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前任的水平还是有的。

3月刚露头,宁夏还看不到任何春天的颜色。

徐观在宁影厂摸鱼完成了剧本,又细细打磨几天后果断准备开溜。

“咚咚咚!”

按说徐观这个级别的职员,上来就见厂长是不合适的,但是徐观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走进宁影厂厂长的办公室,一番自我介绍后。

徐观被赐茶看座,就开门见山:“厂长,我写了个剧本想拍出来!”

厂长没有要看剧本的意思,开始和颜悦色的劝徐观:

“小徐啊,我理解你们年轻人的心思,总想早点出头,但你这也太着急了吧,你一共才来几天?”

徐观心想是厂长误会自己的意思,解释道:“是我自己筹集资金,我自己拍!

现在就是想跟厂里买个指标!”

厂长也是北电毕业的,很和气。

“我也想卖给你一个指标,这样厂子里也能好过点,但是今年咱们厂就没有故事片的指标。

咱是小厂不是北影厂上影厂,他们每年都有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